冯海光:谁是北京奥运政治化的真正黑手

冯海光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3月11日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民间国际社会和中共当局在关于北京奥运会政治化的问题上,双方论战不断升级,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个人为代表的民间国际社会,对中共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反人权作为感到愤慨,进而发起了一系列抵制北京奥运会的活动,而作为主办方的北京当局,深怕这锅煮沸的热汤搅了他们的奥运美梦, 于是发动所有的宣传机器来指责西方某些势力将奥运政治化,最搞笑的应是花瓶政协委员杨澜近日反对将奥运政治化的“高论”:“奥运会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回避问题的。”真想问问这位前奥运形象大使,奥运会应该回避什么问题呢?是民主政治,基本人权,还是种族灭绝,国际责任呢?

面对硝烟四起的舆论对决,到底谁在将2008年北京奥运政治化呢?到底谁才是将奥运政治化的真正黑手呢?谁才真正想把自己的政治图谋强加给北京奥运会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的理想,以及什么是奥运政治化说起。

奥林匹克一词,来源于希腊的奥林匹亚山。那里是希腊神话中,群神聚居的仙境。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抒情诗人平达在他的《奥林匹亚颂》里说,有一个叫珀罗普斯的神从小亚细亚来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参加由波罗奔尼萨比撒王所组织的竞赛活动,主要的项目是战车对攻。珀罗普斯在比赛中杀死了比萨王,后来又娶了他的女儿。为了纯净自己的灵魂,同时也是为了答谢诸神对他的保佑,珀罗普斯创办了一次竞赛活动,那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身。后来,在罗马统治希腊以后,奥林匹克运动场的遗址,渐渐被河沙所掩埋,直到1766年,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一发现激发了希腊人复活奥运会的热情,并最终促成了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她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青奥会和特奥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实践盛会。

奥林匹克理想是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综合。被尊崇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在1908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奥林匹克理想,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很强的体育文化概念,它一部分建立在你们如此向往并称为‘公平竞争’的骑士精神,另一部分建立于对优美与崇高狂热崇拜的美学思想。”这说明奥林匹克理想提倡公平竞争,追求美与崇高。

“奥林匹克主义”是顾拜旦通过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英国近代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后首先提出来的。国际奥委会在1991年 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下了一个正式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这种源于体育的人生哲学,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它所崇尚的友爱、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和奉献等,已上升为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追求。这一本质,使奥林匹克主义传向全球,这是其他任何一种体育现象所望尘莫及的。

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社会的问题。当初顾拜旦就是想用奥林匹克现代竞技去教育因普法战争的惨败而颓废的法国青年,进而以奥林匹克运动这一特殊形式来教育全世界的青年。为此,奥林匹克主义主张竞技运动与文化紧密结合,并强调奥运选手的榜样作用,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说得好:“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得到贯彻,奥林匹克运动也无法实现其促进世界和平和建立美好世界的目标。

由上可见,人类的和谐发展、维护人的尊严以及重在参与、公正竞争、和平友谊等精神是奥林匹克的理想和追求,这项运动不仅呼吁全人类和平友好相处,而且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的实现,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体育来促进人类和平、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盛会,是人类的天赋人权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讲,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不排斥体育人权化,而且要通过体育来宣扬对人类基本人权的保障。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什么叫“奥运政治化”,顾名思义,奥运政治化就是指利用参与、举办奥运会的机会,来使该体育运动服务于某些团体或个人的政治诉求和利益。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追求来看,人类应该反对将奥运政治化,因为政治化不但干扰和窒息这场运动的生命力,而且会阻碍奥林匹克精神的全面实现。为了更明确的分析奥运人权化与政治化的区别,让我们来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1896年首次举办以来几次特别的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28届,其中有五届奥运会比较引人注目。第一次是1930年德国纳粹举行的柏林奥运会,这次奥运会完全被纳粹当局极端政治化,成为了为纳粹分子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大会,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次奥运会成了德国为发动第二次大战而吹响的号角。第二次是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以政治问题为由抵制奥运会首开先河,英、法出兵苏伊士运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苏联出兵匈牙利导致瑞士、西班牙和荷兰拒绝跨进当时奥运会大门。第三次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议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第四次是1984年苏联为报复美国,纠集其东欧盟友,以安全问题为由不参加洛衫矶主办的奥运会。第五次是1988年,韩国汉城举行奥运会,追求民主的民众借奥运会之机,迫使韩国强权政府走向了民主和人权,为奥运会在人权领域的成功延伸作出了典范。从历史上几届典型的奥运会来看,将奥运会政治化的恰恰是法西斯主义与集权主义者,而将奥运会人权化则为人类谋求更大的幸福和自由作出了贡献。

那么指责他人将奥运政治化的中共当局,是不是因为恶人先告状,就远离了将奥运政治化的是非之地呢?众所周知,中共治下的当今中国是一个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化社会,主要的社会活动包括体育运动都被打上了明显政治化的烙印,都被用来证明和增加中共集权统治的合法性,奥运会作为全球的体育比赛盛事,注定摆脱不了被中共绝对政治化的命运,这是由中国专制社会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可以从中共当局一贯的关于体育比赛的历史表现,尤其是申办筹办奥运会的举措中来了解这一事实。

中共1949年复辟专制,五、六十年代基本没被西方所承认,因此体育运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某些个别项目上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领域有一些成绩。七十年代初,为谋求与美国的邦交,中共推行“乒乓外交”,随后在某些项目上开始走向国际,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共治下的人民多么“健康”。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一些进展,于是中共更利用国际赛事和国际舞台来宣扬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果”,以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脱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屠城后,中共政权在国际上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全面封杀,与西方各国外交关系出现严重倒退,顽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共在国际社会中成了一只孤雁,内忧外患使中共统治者如坐针毡。为脱离困境,北京当局认为申办奥运会是一个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绝好契机,于是开动国家机器全民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由于“六四”受难者的热血还未冷,在人权方面劣迹斑斑的中共遭到了西方主流社会的阻击,连美国的国会也通过决议表示反对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最后中共申奥的愿望也自然落空。2001年,中共北京当局又发起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冲刺,动用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尤其是在人权方面作出让步,向国际社会承诺在取得奥运举办权后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于是以中华文明古国的优势,中共北京当局骗得了 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宣布北京获得举办权的当晚,一时间全国沸腾,北京出现百万人大聚会,中共当局自然不放过这一绝好的政治宣传机会,借机大肆歌颂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以重建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威信和合法性。

为举办一场符合世界级标准的奥运会,古老的北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体育场馆建设、空气达标、城市交通、安全保卫等方面。为完成这一对于中共统治者来说的政治任务,北京当局动用国家资金数百亿大肆进行新体育场馆的建设,在拆迁建馆的过程中制造了多达125万的无家可归者,另外在场馆建设中的腐败案件和侵犯农民工权益、出现工人伤亡的事件时而见诸报端。由于中共把奥运会过于的政治化,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对普通民众权益的侵犯和损害,造成老百姓和政府之间在对待奥运会的立场上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中共为了维护所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大肆打压来京上访群众,驱赶没办理暂住证的外来民工,并关押一批以郭飞雄、胡佳为代表的异议人士,因此,北京奥运不但没有带来如中共向国际社会承诺的那样改善人权的局面,反而因为中共为粉饰专制统治推行奥运的极端政治化,为中国带来了更严重的人权灾难。

显然,在中共这个政治化社会中,不是别人,正是中共统治者自己在大肆推行奥运政治化,因为在中共统治的权本社会中,有哪一样能离开政治呢?股市房市,利率汇率,新闻教育甚至民众的生老病死都要被中共政治化,可以说我们找不到哪一样在中国没有被政治化的,而政治化的目的,就是维护中共的“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巩固以官僚私有制为基础的“官场经济”体制,坚守反民主、反自由、反宗教的中共“党文化”。然而,国际社会早把奥运当作人权、自由、开放、平等的精神像征,中共为夺得举办权也承诺过要在中国改善人权,但令人失望的是中共不仅在国内大肆践踏人民的基本人权,镇压任何反对奥运的声音,而且在国际上为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石油资源,将国际责任和基本人权抛开一边,放任与他有密切联系的苏丹政府肆意妄为,甚至还向苏丹政府出售武器,致使该国达尔富尔地区二百万人逃离家园,二十万人遭到屠杀,客观上成为了近年来国际上最大“种族灭绝”之人权灾难的帮凶。

当前,许多有良知的非政府组织和著名运动员、导演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勇敢的站出来,呼吁中共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上承担国际责任,做一个与奥运举办国身份相符的政府,连国际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也因不满中共的作为,宣布辞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总监的职位,然而这些正义的声音并没有得到中共政府应有的回应,这个将奥运会极端政治化的真正黑手,却反咬一口污蔑这些国际呼声是在将奥运政治化。国际上一些与奥运有利益关系的西方政客,甚至有些政府首脑也附和中共的说辞,表示反对所谓将奥运政治化的言行,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先生,不站在奥林匹克运动所包含的人权观念的一面,却站在真正将奥运政治化的中共一边,来反对他所指的奥运政治化,他并且厚颜无耻的警告各国运动员,“如果利用奥运作为政治舞台,将受到惩戒”,这些举动不仅不能证明罗格先生是在维护奥运精神的纯洁性和完整性,而只能证明他不过是这场被中共严重政治化的北京奥运会的一只走狗而已,他的言行实在是为“国际奥委会”丢了脸,为“奥林匹克运动”抹了黑。在此,我们奉劝罗格先生早日回到人权和正义的一边,至少不要再为失道寡助的中共当局涂脂抹粉,否则就很有可能他日遭到“反人类罪”的审判。

目前,关注人权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继续推动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各项活动,与奥运圣火相媲美的“人权圣火”也在全球各地接力传递,海外民运团体,国内维权访民以及众多的宗教自由人士,都在期盼北京奥运能在他们各自关注的领域向前迈步,而中共当局更是如临大敌,草木皆兵,深怕这场由自己导演的“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奥运会,最后落得个“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果。

我们相信,北京奥运会的唯一真正意义,不在于这场盛会能否成为中共粉饰太平鼓吹“和平崛起”的舞台,也不在于所谓六十余国元首的盛大聚会能否为中共统治的合法性背书,而应该是中国人民通过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氛围,真正发扬奥林匹克的拚搏精神,重新在人权与民主的道路上开辟出新的篇章,找到一条复兴中华文明的强国富民之道,因为中国不实现民主宪政,保障基本人权,就永远只能是这个星球上的异乡他客,就摆脱不了“僵尸道长”的国际形象,就永远融入不了这个自由的世界,更谈不上什么“大国崛起”之类的妄言,正如铆足了劲,要对全世界说两句感慨的胡紫薇所讲,“明年是奥运的一年,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中国。但是一个法国的外交部长说过‘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

如果北京奥运会最后没有达到当初国际社会期望的开放中国、改善人权的目的,那么每一个积极参加奥运的运动员和支持北京奥运的团体和个人,都可能因此而蒙羞,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为这场中共精心政治化的奥运会添加了多多少少的合法性。国际社会不管什么团体或个人,如果积极支持中共体面的举办了奥运会,他们总有一天会因此而感到可耻,因为一场达到中共政治化目的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1936年德国纳粹柏林奥运会一样,终将与集权社会被埋葬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失去她正面的任何意义。

日益临近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第一次举行,在现存的最大社会主义专制王国中举行,在中国社会大变革前的茫茫黑夜中举行,在遭到如此之多的国内外反对和质疑声中举行,所以这次奥运会注定将以她的特别意义载入史册,但是她是为人类和中国人民带来和平和幸福,促进人类的进步和中国的人权发展,还是为中国和全人类带来祸害和不幸,成为一次人权灾难的障眼法表演,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转自《自由圣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国际人士加州谈论中国人权
奥运资格赛中华5比6负于加拿大 首尝败绩
世界马拉松冠军或退出北京奥运会
数百藏独人士纽约示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