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台灣新領導人首重紀律風紀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二十四日專電)「紐約時報」今天以「台灣新領導人首重紀律風紀」為題,報導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未來治理國政的大方針,期待建立廉能政府,報導同時以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的談話,分析馬英九的「律師人性格」。

這篇由布萊德謝發自台北的報導,介紹了馬英九的成長過程與背景,從父親馬鶴凌要他習作書法、練習慢跑,希望他成為一位寬宏大量、具有民族意識的紳士。

馬英九回憶,「雖然對於許多無數夜晚都要大筆揮灑,感到些許困擾,但事後想想,很感激父親扮演的角色」。迄今,他依舊維持每天睡五小時,清晨慢跑的習慣。

紐時報導,選戰期間讓各方賦予高度期許的馬英九,確實需要這種精力及紀律來領導台灣。

報導還說,儘管馬英九誓言改善台海兩岸經貿關係、降低軍事及外交緊張,同時,他依舊譴責中國領導人踐踏人權,並支持達賴喇嘛要求西藏自治的呼籲。  

在一場國際記者會中,馬英九允諾透過開放經貿交流、大陸觀光客來台,改善刺激台灣的經濟,同時誓言建立一個清廉的政府。

文章還提及,擁有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馬英九,具有政治不沾鍋個性,這種個性,有時在政治上很受歡迎,但有時卻未必盡然。

紐時說,這種個性讓馬英九當年擔任法務部長,一度因掃黑,黯然下台,並短暫退出政壇。擔任教職一年後,才又復出角逐台北市長。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形容馬英九是一位非常具有律師性格的人,「馬英九常依據原則及法理,在第一時間回應事件」。    

此外,報導指出,與台灣長期保護者美國重建關係,是馬英九在準備五二零就職之際,一件頗為困難的平衡操作。  

除了與中國談判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減低兩岸爆發衝突意外的可能性之外,馬英九要設法安撫因軍購案而對國民黨產生猜忌不信任、又視台灣為制衡中國戰略籌碼的美方保守派人士。    

馬英九同時也將尋求與日本展開更緊密的關係,但紐時說,博士論文以釣魚台為題的馬英九,長期以來因其認為日方應將釣魚台交還台灣的立場,激怒日方。 

報導還提及,同樣擁有法學背景的馬英九另一半周美青,迄今依舊每天搭乘公車上班。周美青當年為了供給馬英九在哈佛唸書,一人身兼數職─研究助理、圖書館助理、餐廳領班。

相關新聞
韓報:馬英九的兩岸合作將影響南韓
蘇案再審 高院明天勘驗原尺寸現場模型
為南院暖身 台灣故宮探索亞洲特展25日登場
台南市榮獲  WHO健康城市創新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