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首都航線露曙光?民航局:520後看政策動向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6日訊】(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兩岸直航,松山機場會不會重新納入考慮?構想中的「中、日、韓、台」四國首都航線,是否有機會實現?隨著藍營勝選,松山機場開放國際航班的評估將重新啟動。

對此,民航局長張國政表示:在五二零之前,不便表示任何看法,未來如果「政見」變成「政策」,以松山機場的條件,跑道及運能都有空間,但是服務旅客的航廈設施不足,海關安檢設施必須重新購買,松山機場的「主計畫」也必須配合修訂。張國政說:桃園機場缺乏軌道運輸,因此在機場捷運完工之前,松山的交通條件還是優於桃園。

大選前,藍綠在交通議題上的攻防焦點之一是「松山機場」的定位。馬英九主張可以開放松山機場起降國際航班,甚至兩岸三通之後,松山也是選項之一,但綠營則是擔心會重演「木馬屠城記」,共軍搭民航機來台佔領政經設施,如今大選結束,松山的定位可以好好討論。

競選過程中,串連中、日、韓、台四國的經濟首都航線曾經被提出:目前包括上海虹橋,漢城的金浦,日本的羽田以及台北的松山,目前都退居國內線機場,因此規劃四地往返直飛的班機,提供商務旅客往返。

松山機場能否重新開放國際航班?對此,民航局長張國政表示:純粹從起降容量及跑道評估,以往松山單日最大容量是520班,如今只有180班,當然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是處理旅客進出的海關檢疫等通關設施,分別容納國內線及國際線的旅客航廈,目前都不夠用,需要重新規劃設計,既有的松山機場中長期計畫也必須配合修訂。

張國政說:桃園機場晚了三十年,才出現軌道建設,因此交通問題一直都是很大的困擾,一旦開放松山起降國際航班,必然會受到旅客及航空公司的歡迎,但是松山受到先天腹地的影響,無法處理轉機及貨物運送,因此,兩座機場的定位也勢必面臨檢討。五二零之後的政策取向,才能決定下一步要怎麼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