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戴煌等十人曾為河南的曹海鑫冤案呼籲

傅國湧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3月3日訊】1999年春天,湖北《今日名流》(1999年第3期)發表戴煌、邵燕祥、牧惠、謝和賡、方成、張思之、張黎群、藍翎、李普、杜導正等十位知識分子聯署的《鄭州冤案:村民組長曹海鑫不該殺!——我們憤怒控訴這蓄意顛倒善惡的公檢法!》。《大時代文摘》《南方週末》《報刊文摘》等紛紛在第一時間予以轉載,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勞動廳主辦的《社會專刊》、泰山產業研究院編的《泰山通訊增刊》等都以《鄭州冤殺好公民曹海鑫真相》等為題轉載了此文,曹海鑫冤案因此而廣為人知,引起了舉國輿論的關注。

曹海鑫是河南鄭州市金水區祭城鄉常砦村一位正直的普通公民。1995年4月,他當選所在村的西韓砦村村民組長。因清查前任組長曹新豹假公濟私、將全村數千萬元土地轉讓費揮霍殆盡一事,而得罪了和當地公、檢、法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曹新豹一夥,受到侮辱、陷害、恐嚇,甚至糾集多人肆無忌憚地打到家裡來,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之時,他被迫拿起獵槍試圖嚇走歹徒,結果在爭奪中,獵槍走火,擊中了上門滋事的歹徒曹新春(當夜死亡)。事實本來是很清楚的,但站在曹新豹他們一邊的當地公安局卻作出了「曹海鑫僅因村民間的一般糾紛,故意開槍殺人」的定性。1996年6月,鄭州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也完全背離事實和法律。為此,村民多次集體上訪執法機關和省委、省政府,並上書省委及新聞機構,1997年5月法院對曹海鑫的死刑《判決書》下達後,他們再次掀起上訪高潮, 150人聯名上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求救。從1996年11到1997年7月,新華社曾發出《鄭州對一殺人案的審理引發村民聚眾上訪》《鄭州一起命案的判決引起近百名農民請願》等三篇參閱稿,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任建新、司法部長肖揚及最高檢察院負責人曾先後作出批示,但河南省有關部門負責人一概置之不理。而且就在曹海鑫遭到陷害後,新當選的村民小組副組長魏長虹又遭到了曹新豹一夥惡勢力的殺害。

新華社記者(包括戴煌在內)所有的奔走都歸無效,1998年9月25日,曹海鑫被押赴刑場處死。

面對這一「被金錢物慾釀製成的天理難容的大冤案」,戴煌等十人拍案而起,發出了憤怒的控訴:「我們向全國富有良知的同胞們昭告: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反覆強調『依法治國』、『司法公正』、『歡迎輿論監督』的大好時代,在新華社力促公正審理連發三次專供高層領導參閱的材料、最高法院也予以干預之後,具有強烈正義感並秉公辦事的好青年、好公民、好黨員曹海鑫還是被鄭州市和河南省法院蓄意槍殺了!」

雖然沉冤至今依舊未雪、作惡者仍沒有得到法律應有的嚴懲,雖然邵燕祥夫人感嘆:「呼籲是呼籲了,戴煌先生吃了不少苦,可還不是沒人理麼!」但是人民的良心早已作出自己的判決,這是正義的力量、輿論的力量、人類良知的力量,我們由此想起了法國作家左拉的《我控訴》,想起了100多年前法國知識分子群體對德雷福斯冤案的關注。正是知識分子對良知的捍衛最終迎來了一個能充分保障人權的法治時代,在這個意義上怎樣評價十位值得尊敬的名人集體站出來為曹海鑫冤案發出的呼喊都不為過。在聽慣了太多草菅人命的故事後,我們的神經或許早已麻木,假如沒有10個知識分子仗義為曹海鑫冤案吶喊,曹海鑫的冤魂將淹沒在多少大大小小的冤案之中。

10位名人中有8個來自新聞界,李普曾是新華社副社長,杜導正曾是《光明日報》總編輯、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張黎群曾是建國初期《中國青年報》社長兼總編輯,謝和庚曾是建國初期《世界知識》雜誌高級編輯,牧惠是《求是》(原《紅旗》)雜誌的高級編輯,藍翎是原《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方成是《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也是著名的漫畫家,戴煌是新華社高級記者。他們的作為足以為中國新聞界洗刷恥辱。另外兩人中邵燕祥是著名詩人,更是著名的雜文家。張思之則是著名律師。他們義無返顧地站在弱者一邊,為被冤殺的亡魂伸張正義,向全社會發出了公正的吶喊。他們的聲音雖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但卻震撼了、感動了千百萬普通民眾的心。它使惡者顫慄,使一切善良的人民悲憤,讓所有天良未泯的人感到振奮。他們不顧惜自己「名流」的羽毛,完全從自己的良知出發,說出事實真相,無情地向罪惡開火,集體完成了一次人格的昇華。

他們當中,當時年齡最小的也已年近古稀了(在寫作本文時張黎群先生已謝世),在閱盡人世的滄桑之後,他們依然執著於熱烈的理想,不是躲在平靜的屋簷下頤養天年,或者埋頭於回憶錄的寫作(當然不是說這些就不重要了),或宣稱21世紀中國文化將拯救人類。和許多名人不同的是,他們的目光並不是老盯著自己生活的小家、小圈子,而是把中國的苦難看作是自己的苦難,主動地承擔起一個公民、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只要這個社會還有曹海鑫這樣被冤殺的公民,他們就要站出來詛咒這個該詛咒的時代,呼喚人類的良知和以人權、法治為核心的現代文明。他們是新聞記者、編輯、詩人、雜文家、漫畫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為文明進步作出過各自的獨特貢獻,有些還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出生入死(如謝和庚、李普、牧惠等),親手參與締造了「新中國」。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在1957年以後的荒誕歲月裡遭受了非人的迫害,有些長達20多年被打入另冊。長期的煉獄生活使他們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

他們關懷弱者的命運,尊重人的生命,他們心中湧動著的是人道主義的熱情。面對血淋淋的事實,他們沒有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沒有子虛烏有、不知所云的理論,而是發出「我控訴」的聲音。這是上個世紀末的一次怒吼,必將繼續感動著、激勵著後來的人們。這一怒吼和平日裡邵燕祥、牧惠先生那些嬉笑怒罵的雜文、和方成先生針砭時弊的漫畫、和戴煌的道義文章、和張思之對法律尊嚴的堅定守護一起,融入了中國人爭取法治、人權的漫長征程中。

──轉自《傅國湧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泡沫經濟後面是泡沫政治
傅國湧:活在一個可怕的時代
傅國湧:泡末經濟後面是泡末政治
傅國湧:對共產主義烏托邦的審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