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陶行知的教育救國夢

傅國湧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陶行知在回國的輪船上,「我的志願要使全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機會。」

早在1916年2月,年輕的陶行知就立志以教育為終身事業,他寫信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院長說:

「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於經由教育而非經由軍事革命創造一民主國家。鑒於我中華民突然誕生所帶來之種種嚴重缺陷,余乃深信,如無真正之公眾教育,真正之民國即不能存在。……余將回國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為我國人民組織一高效率之公眾教育體系,以使他們能步美國人民之後塵,發展和保持一真正之民主國家,因此乃唯一能夠實現的正義與自由的理想之國。」

這是他教育救國思想最初的完整表述,也是他做了一輩子的夢。

1917年8月,陶行知提前回國,在輪船上他談到「我的志願要使全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機會。」 從創立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之時起,他就開始實踐他樸素而偉大的教育理想。

40年代在接受日本記者採訪時,他還充滿深情地說起自己的「曉莊學校時代」:

「我所倡導的『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那是民國七、八年開始的,到了民國十六年才逐步形成了一個組織。

當初我們的目標是以『鄉村教育』運動開展起來的,民國十六年在南京和平門外創辦了曉莊學校。第一個目的是培養一百萬個鄉村教師,讓他們從事於在全中國普及鄉村教育運動。」

從20年代的曉莊師範(1930年被蔣介石封閉)到40年代的育才學校,陶行知普及教育的理想與國民黨當時推行的黨化教育,從教科書、教師培養、教學方式、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截然不同,他的普及教育不是愚民的工具,而是啟發民智,不是培養奴才、庸才,而是培養公民,培養有人格尊嚴的人。

陶行知還有過一個想法,把小學分為音樂、戲劇、圖畫、文學、社會、科學六系,目的就是要把小學生中的苗子發掘出來,加以培養,以展露各自的天賦。有人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勸他寫出來,在全國的學校中推廣,最終沒有做成。

陶行知一生都以「培養真善美的活人」,「千教萬教教做真人」為天職。有人說:「近代中國如果有兩百個真正像晏陽初、陶行知一樣的大教育家,則中國的教育甚至整個歷史都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轉自傅國湧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活在一個可怕的時代
傅國湧:泡末經濟後面是泡末政治
傅國湧:對共產主義烏托邦的審判
傅國湧:中國人為什麼不關心政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