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感受音樂

伊人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0日訊】在各種音樂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古典音樂了,所以每天去上班的路上,我開的收音機頻道就是98.1,KING FM。 雖然西雅圖的交通情況不算太好,但有了古典音樂的伴奏,就是在路上多滯留一會兒,也覺得容易忍受了許多。這麼多年聽下來,從來沒有覺得厭倦的時候,有時候 突然遇上自己鍾愛的曲目(比如伊扎克‧帕爾曼演奏的小提琴曲,或者馬友友的大提琴曲,或是他們二人的雙重奏),就是車已經開到了停車場,也不捨得離開,必須聽完了才走。

  最近一段時間,大女兒貝貝經常參加具有各種名目的管絃樂隊的演出,所以我就負責接來送去的任務。樂隊的排練通常兩 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為了避免路上來回花去太多的時間,有時我就帶上一些讀物坐在他們排演的禮堂裡消磨時間。記得那一次是她們學區高中組各學校選送出來的代 表組成的樂隊(honors orchestra),正在排練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中的第四樂章,指揮是從附近一個大學音樂系來的教授。這個臨時組成的 樂隊總共在一起排練兩個星期,每星期兩次,第三個星期匯報演出,非常緊湊。樂隊大約有六、七十人,幾乎坐滿了整個舞台。除了演奏大、中、小提琴和貝斯等弦樂器之外的樂手,還有吹奏長號、單、雙簧管等各種管樂的樂手。當指揮舉起雙手,輕輕舞動手中的指揮棒的時候,音樂就開始響了起來,先是單一的長號,彷彿從遙遠的地方緩緩走來,然後就是各種樂器從舞台的各個角落開始參加進來,由輕到響,旋律和節奏越來越激越、昂揚,直到感覺到把我的整個人都被音樂淹沒了。不知過了多久,我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睛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感動的眼淚。如此近距離地傾聽整個樂隊演奏一首交響曲所受到的強烈震撼與平時聽唱片和CD的效果實在不可同日而語,我於是索性放下手中的讀物,閉上眼睛,讓自己完全融入音樂。

  這也許是為什麼即使有了高科技灌制的CD、MP3、 MP4,人們還是願意去音樂廳傾聽大師們親自演奏的重要原因。在西雅圖,每年來巡迴演出的音樂家不算太少,馬友友、朗朗、Anna Sophie  Mutta,Sarah Chang,Hilary Hahn,但常常是幾個月前票就售馨。記得前年年初伊扎克‧帕爾曼來西雅圖演出,可以容納近2千5百名觀眾的音樂廳全場座無虛席,而台上總共就只有兩個演員:帕爾曼和他的鋼琴伴奏。當帕爾曼手拿小提琴,從後台一瘸一拐地走出來的時候(帕爾曼從小患有小 兒麻痺症,雙腿幾乎癱瘓),全場起立熱烈鼓掌足足有兩分鐘之長。沒有人講一句話,吹一聲口哨,只有掌聲,不間斷的掌聲,直到帕爾曼在他的椅子上坐下。然後 全場肅靜,唯有帕爾曼奏出的小提琴聲和鋼琴伴奏聲在音樂廳裡迴盪。哦,那是怎樣的音樂,這麼一把小小的提琴怎麼可能在他的手指尖下流出如此美妙的聲音?他 對每一個音符的把握都如此到位,讓我看到什麼是爐火純青的演奏。每拉完一曲,帕爾曼會起立向大家鞠躬,然後回到後台,全場的觀眾又是全體起立鼓掌。他稍息 片刻,從後台走出來,大家再次全體起立鼓掌。就這樣,整場音樂會,全體起立鼓掌的次數之多是我從來都不曾經歷過的。大家對帕爾曼的厚愛,對他所代表的那種 對藝術的追求和自強不息精神的崇敬在這種無言的致意裡表露無疑。

  音樂是一種宇宙通行的語言,它所能夠傳達的細膩感覺和體驗,它所 能夠描繪的微妙情緒和氣氛,是其他的視覺和文字藝術所無法企及的。前幾天我看描寫貝多芬生平的電影《不朽的情人》(Immortal Beloved) 時,被電影中那一段表現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音樂所深深震撼。貝多芬站在舞台上,背對觀眾,因為聽不見聲音,他在舞台上感受自己創作的音樂(他的心能夠聽 見),頭腦中浮現出少年的他在午夜的閣樓上仰望星空的情景,然後是他喝醉酒的父親闖進他的房間。為了逃避他從閣樓的窗戶爬了出來,然後一路狂奔穿過街道、 穿過樹林、穿過重重的黑色藩籬,來到一個浸滿了星星和月亮的小湖邊。在歡樂頌的伴奏下,他慢慢走近湖裡,仰面躺在湖水中,張開手臂,與整個倒映在湖中的星 空融為一體,體驗歡樂的極致境界。由這種歡樂驅使所創作出來的音樂,就是在他完全失聰之後仍然能夠被清晰的「聽見」,就是在他生活潦倒貧困眾叛親離的時候 尚支撐著他的生命,同時讓全世界的人感動。

  所以,能夠讓自己迷失在音樂裡,完全被音樂俘虜也不失是讓自己回歸自我、與自己的感覺重新相識的一個方法。感受音樂吧!你會發現一個有音樂伴奏的世界原來如此美妙。

轉自《華夏文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三團百人合唱《安魂曲》
古典與浪漫的美妙結合
李察基爾參加舊金山藏人集會:講真相才有和諧
宜蘭演藝廳十週年  安排多場表演座談展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