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總統參選人各有入主白宮戰略

標籤:

【大紀元4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馬隆2008年4月14日華盛頓報導)距離美國大選日還有不到7個月的時間,3名主要參選人每人都有自己贏得11月大選入主白宮的戰略。

目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約翰.麥凱恩的處境好於民主黨競爭對手巴拉克.奧巴馬和希拉里.克林頓。麥凱恩實際上已經穩獲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因此他可以全力以赴為今後的競選活動籌集資金,並為兩黨黨內提名大會結束後9月開始的大選競爭做準備。

麥凱恩將繼續把美國在伊拉克取得的勝利作為競選中心議題,並繼續以他在對外政策和國家安全方面的長期經驗來打動選民。麥凱恩要想贏得11月的總統大選,他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公眾渴望變革的心情。最新民調顯示,81%的人認為美國偏離了正確的軌道,而經濟疲軟對於執政黨來說通常都是壞消息。

*人心思變*

湯姆.德弗蘭克是紐約每日新聞駐華盛頓記者站負責人。他說:“如果我是麥凱恩,目前這個人心思變的緊迫形勢會讓我非常、非常緊張。這個國家希望有很多改革,而一旦人民做好了變革的準備,他們通常不會讓目前的執政黨繼續掌權。”

對於民主黨兩位參選人來說,通往勝利的道路比較複雜,因為他們兩人都沒有贏得黨內提名所需的代表票數。目前,奧巴馬在代表票數和普選票數上都領先於克林頓。大多數專家認為,克林頓要想在這兩方面反超奧巴馬幾乎沒有可能。

兩位民主黨參選人在伊拉克問題上都不認同麥凱恩的觀點,他們都建議分階段從伊拉克撤回美國軍隊。但奧巴馬和克林頓仍然要為贏得黨內提名而激烈較量。

*迎合不同選民群體*

奧巴馬以一個能夠團結各派力量的形象出現在選民面前,顯示自己既能得到獨立選民的支持,甚至還能贏得一部份共和黨選民的選票。克林頓則回應說,她在國會經歷和做為第一夫人的經歷得以讓她成為民主黨更強有力的人選,挑戰共和黨的麥凱恩。奧巴馬和克林頓顯示出迎合不同選民群體的實力。

斯圖爾特.羅森伯格在華盛頓出版政治時事通訊。他說:“人們必須明白,克林頓參議員的競選在某些選民群體中產生的效果好得多,比如拉美裔選民、婦女選民、年長選民和低收入選民,也就是那些來自不太富有家庭的黨派色彩鮮明的民主黨選民。奧巴馬參議員則在獨立選民、年輕選民,當然還有非裔選民中非常受歡迎;受過高等教育、有高收入的選民也擁護他。”

專家認為,奧巴馬和克林頓都必須更努力地擴大選民的支持度,才能獲得黨內提名,在大選中挑戰麥凱恩。

*面臨挑戰不同*

彼德.布朗是康涅狄克州琴尼派克大學選舉研究所研究員。他說,佛羅里達、俄亥俄和賓夕法尼亞等關鍵州最近的民調顯示,奧巴馬需要提高他在白人勞工階層的支持率。他說:“大體上,這幾個州中各有五分之一的民主黨選民表示他們會支持麥凱恩,而不支持奧巴馬,相比之下,不支持克林頓、而支持麥凱恩的民主黨選民不足十分之一,這個差距相當大。”

另一方面,布朗指出,克林頓面臨的是另外一種挑戰。在主要總統參選人中,克林頓負面得分最高,因此有些共和黨人認為,假如克林頓得到民主黨提名,就有可能促成共和黨內部的團結。他說:“沒有幾個美國人不知道如何評價克林頓參議員。人們知道自己對克林頓參議員的看法。從1992年開始,她就是美國政界的偶像人物了,時間很久了。”

在瞭解了三位總統參選人的優勢與短處之後,民調顯示在11月大選中麥凱恩和奧巴馬或者克林頓的競爭將十分激烈,就不足為怪了。

相關新聞
選舉顧問替哥國遊說  希拉里民調下降
首例萊姆病境外移入  男子從美帶病返台投票
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聽證伊戰問題
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賭盤看好奧巴馬出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