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主紀念館銅像大廳晚閉館調整 明展新風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日電)台灣民主紀念館銅像大廳展出的「民主開門,自由風吹」結束後,大廳仍留下布幔、鋼架;二二八基金會組長林辰峰和教育部討論,希望圖片、布幔以裝置藝術方式和銅像同時存在,並在今晚閉館後開始調整,明天開門將以新風貌展現。

對這項調整,教育部也樂觀其成,主要是原先這項展出規劃展到三月三十一日,考慮到主管機關可能屆時已轉到文建會,而有更新的展覽規劃,但目前台灣民主紀念館尚未轉移到文建會主管,如要策新展需時也要兩個月,過渡時期二二八基金會可以調整方式,將圖片、布幔等留下,以裝置藝術的概念呈現也不錯。

教育部指出,展出的東西都是花經費做出來的,二二八基金會提出這項構想,要如何調整,全由二二八基金會規劃。

林辰峰上午仍不透露調整全貌,只表示,鋼架不會留下,壁面布幔等會看情形調整。

林辰峰之前提了幾個提案和教育部及民主紀念館討論,他以元宵燈節時高雄愛河旁展出花燈後,花燈仍留下,成為愛河一部分為例,因而也考慮可以這樣的方式,將這次蔣公銅像大廳展出,在風箏撤除後,留下圖片、布幔再做調整,和蔣公銅像同在,呈現面對過渡威權和空間解嚴的概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