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上任與選民蜜月期不會長?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鄭裕文2008年4月2日華盛頓報導)在馬英九贏得台灣總統大選勝利後,有學者認為,馬英九與選民之間的蜜月期不會太長,因為馬英九將面臨台灣社會以及國民黨內部的許多現實挑戰。學者還提出,北京可能在馬英九上任後推動兩岸的法理統一,不過有專家對此不表贊同。

*需要立刻兌現“馬上好”*

台灣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在競選期間提出“馬上好”的口號,向選民提出改善政局和經濟的訴求,為他爭取到765萬張選票。不過,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最近在美國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馬英九如果不能做到馬上好,選民的失望程度會更高。

一個現實是民生問題,馬英九政府上台後要不要因應國際情勢調漲油價,如果調漲就可能刺激物價,對老百姓的生活將會帶來不利影響。

台灣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星期三也表示,由於預算赤字過大,加上全球經濟走下坡,大家不要期待馬蕭一上任,經濟就會好起來,台灣的經濟體質必須慢慢改善。

*組閣需要滿足各方期待*

羅致政在研討會上表示,馬英九雖然表示希望啟用新面孔擔任內閣成員,但國民黨內有許多老面孔,多年來就在等待重新執政的工作機會。馬英九要如何在不讓選民失望,又不讓黨內成員失望的情況下組閣,將是一大挑戰。

至於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羅致政認為,在民進黨下台後,北京對台灣法理獨立的恐懼也消失,未來北京極有可能調整策略,推動兩岸的法理統一。

*北京會推動法理統一?*

羅致政對記者說:“因為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或李登輝時代,不斷提到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對中國是破壞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現狀,所以在台灣法理獨立的擔憂消失後,對中國來說,優先課題就是儘快把兩岸關係拉到一個國家內的兩個實體,或兩方對話。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就是北京法理統一的目標。”

羅致政表示,法理統一不是事實統一,北京在3年前的反分裂法中提的就是法理統一,所以在520馬英九上任後,北京的首要目標就是推動法理統一。
不過,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容安瀾並不贊同這樣的推論。

容安瀾說:“為甚麼北京在過去幾年胡錦濤領導下,從堅持統一轉變到阻擋台獨,建構兩岸關係後,又要回去推動可能產生反效果的統一?為甚麼不把握這個機會,集中注意在實際議題,建立兩岸的良好氣氛上?”

容安瀾表示,統一確實是北京的終極目標,但北京也明白達成統一的困難。
羅致政還指出,馬英九政府當然希望與美中兩國保持良好關係,但問題在於北京不能接受台灣加強與華盛頓的關係。

羅致政舉例說,馬英九希望就職前訪問美國的要求,北京絕對不會同意,而美國受限於北京的壓力也不能同意。因此如果馬英九想改善兩岸關係,恐怕在美台關係上就會受到限制。

羅致政並不贊同一些分析家所說,馬英九應該先把兩岸關係搞好,美台關係是次要。

他說:“美台關係非常堅強是推動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同樣的道理,台灣內部的分裂進一步整合,才有辦法和對岸去談判。所以我想兩岸關係的處理不可能沒有一個更好的基礎,這個基礎就在於美台關係和台灣內部。”

羅致政表示,馬英九未來如果要與北京展開協商,最好採納民進黨和泛綠選民的意見,在談判桌上才有與北京協商的籌碼。至於即將下野的民進黨,未來應該要先團結傳統的四成綠營支持者,再考慮修改路線,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