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十六字方針反映北京對兩岸關係疑慮

人氣 6

【大紀元4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北京特稿)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四月二十九日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建立互信,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十六字方針,這不僅是對蕭萬長在博鰲論壇所提十六字方針的回應,更含納了對台灣最新政局發展的思考,反映中共高層對兩岸關係存在疑慮。

胡錦濤十六字方針的第一句是「建立互信」,其中大有文章。

首先,胡錦濤和連戰自二零零五年以來,基於改善兩岸關係的歷史使命感多次會面,胡錦濤並不諱言對連戰開拓國共兩黨新局的貢獻。事實上,於公於私雙方均已建立相當深厚的情誼。其次,國共兩黨早已達成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五項願景等共識,雙方「互信」自不待言。胡錦濤如今為何又當著連戰的面強調要「建立互信」?難道雙方的關係倒退回到缺乏互信的時代?

顯然,胡錦濤此言是另有所指。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台灣大選之後,台灣新領導人的系列談話及人事佈局讓中國大陸方面不解有關。其中主要包括:馬英九從原來承認「九二共識」演變到近日表示,以後要「少提九二共識,多提一中各表」,以及任命前台聯黨立委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等。

北京方面的疑慮,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在四月三十日記者會上已經表達出來。李維一在回答有關賴幸媛將出掌陸委會主委的問題時表示,大陸方面不會對這項人事安排發表評論,大陸方面關心的是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

李維一指出,當前台灣局勢出現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這一局面來之不易」。他字斟句酌中所蘊含的意義不言可喻。

李維一表示,兩岸民眾都期望儘快恢復協商談判,實現包機週末化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如果這一進程受到人為干擾,那將是兩岸同胞都不願看到的。」

很明顯的,北京憂慮的是賴幸媛出任新職背後所代表的意涵,是否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將傾向前總統李登輝的路線?

由此觀之,胡錦濤借由與連戰會面的場合點出「建立互信」的重要,就應該不是無的放矢。

胡錦濤十六字方針的第二句和第三句「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同樣也不是空穴來風。

國共兩黨二零零五年達致了五項願景和共識,第一項就是堅持「九二共識」,既稱為共識就是「求同存異」了,現在為何卻在兩岸關係出現良好發展勢頭之際,又再予以強調呢?

論者認為,這應也與台灣政情上述快速變化有關。大陸方面一些人士質疑,「少提九二共識,多提一中各表」,這不就是「少提共識,多提分歧」嗎?如此一來兩岸關係不是又將陷入紛擾?

而胡錦濤說的「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就是希望今後兩岸能按照國共兩黨先前達成的共識進行和平發展,而不要一直去強調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在提出十六字方針的同時,還表示要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這是否意味胡錦濤認可兩岸可以擱置有關「九二共識」的種種爭議?同時,在「爭議」和「分歧」之間,是「擱置爭議」壓倒「堅持九二共識」,還是「堅持九二共識」勝過「擱置爭議」?

李維一在上述記者會回答有關提問時,僅重申對「九二共識」的一貫立場,而未進一步釋疑。

不過,長期觀察北京對台政策的人士則指出,兩者之間,中共的立場應該是「堅持一中原則以求同」,「擱置各表爭議以存異」。但如果台灣方面要反向而行,強調「各表」爭議,弱化「一中」共識,那麼所謂兩岸把握當前改善關係的難得機遇,就將受到考驗。

至於胡錦濤十六字方針的第四句「共創雙贏」,固然與蕭萬長所提不謀而合,但是「雙贏」是要「共創」而非「獨創」,一旦兩岸無法在「建立互信,求同存異,擱置爭議」三方面有所進展,「共創雙贏」就將只是一個遙遠的願景。

這也是李維一在四月三十日記者會上再三強調,推動週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需要兩岸「共同努力」透過協商達成的一個背景。

此外,另有學界人士指出,推動兩岸週末包機等事宜,台灣方面本來就不宜單方面宣佈時間表,因為這是兩岸之間的事,應透過協商來決定。現在再加上上述各種新情況,相信大陸方面今後在進行有關協商談判的時候,會較前更為謹慎。

相關新聞
推遲官方管道 中共拉抬黨對黨對話地位
海陸兩會江賴配 綠委:矛盾的組合
網民促鐵道部長下台   當局噤聲
楊甦棣:支持兩岸更密切經貿關係 盼速直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