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普通建築缺乏防震監管

人氣 9

【大紀元5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袁野2008年5月14日華盛頓報導)在中國汶川大地震中,轟然倒塌的學校、普通民房和巋然不動的政府大樓、豪華建築形成了鮮明反差。這種反差除了揭示出中國貧富差距的問題外,也暴露出中國的建築安全標準執行過程中的缺陷。

*防震標準合格*

1976年唐山地震後的30多年裡,中國城建部門對建築防震安全標準做出了多次完善。

曾經四次到中國實地考察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中部地震中心主任阿穆爾‧阿爾‧納塞博士說,中國目前的建築安全和防震標準的完備程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地震多發國家。

「建築防震標準有兩個功能。一個是預估不同地區的建築物在地震中可能承受的破壞;一個是對地震活躍地區的建築標準做出額外要求。從這兩個方面來看,中國的建築防震標準的各項指標都是合乎標準的。」

*城鄉差別 官學差別*

儘管如此,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卻暴露出這樣一個事實。整個震區至少有9所小學和大量普通民房成片倒塌,死者逾萬,而災區的很多政府大樓和豪華建築卻紋絲不動;距離震區僅90公里的省會成都儘管高樓林立,但是在地震中只受到相對輕微的損壞。

*執行力度影響抗災結果*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地震問題專家阿爾.納塞博士說,中國的建築防震標準執行力度不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災程度因地而異。

「在中國,我們看到了在很多其他國家同樣存在的三個問題:農村建築缺乏監管,普通建築缺乏監管,意義重大的標誌性建築受到過分重視,常常擁有最可靠的防震標準。這些問題在經濟剛剛起飛和城市化初期的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高速經濟增長持續向內陸滲透,一場建築熱潮席捲全國。根據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2006年中國的房屋建築面積達到了18億立方米,在建面積41億立方米。同年,四川省的建築面積排在全國第五位,是北京完工量的兩倍左右。

*農民土造樓不安全*

曾於兩年前在四川山區實地考察的美國地震專家阿爾.納塞博士說,他在中國很多地方看到農民自己設計、採購、建造的樓房,很多樓房使用的是從拆遷工地回收的建築材料。他說,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工程連普通安全標準都難以保證,防震就更加無從談起。

「農村和城市的貧富差異對地震災情有沒有影響?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這種因果關係不是模稜兩可,而是不折不扣的。」

美國華爾街日報星期三的評論文章指出,任何國家的自然災害往往會給那些居住條件不佳的窮人帶來最大傷害。美國2005年遭受的卡特里納颶風也暴露出這個問題。但是中國領導人面臨的問題更加棘手,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為懸殊的主要經濟大國之一。

2007年,中國農民人均收入4千1百多元。相比之下,中國城市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一萬四千元。

*官方之說*

中國政府官員稱,目前做出某些建築比其他建築更容易受損的結論為時尚早。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言人李秉仁說,在汶川地震中,災區房屋是依照相關標準而建的,但是此次地震及餘震的強度超出了最初設計的抗震標準。

*生命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

美國地震專家阿爾.納塞博士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前往四川地震災區考察。他說,中國各地的建築熱潮仍在繼續,中國國內的貧富差距的縮小也並非指日可待。不過,這位學者認為中國政府還是可以採取措施,在未來防範和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

「首先是強有力的立法。任何建築,如果沒有妥善的審批和工程監督絕對不能開工。但是,除了限制措施以外,教育也很關鍵。中國民眾應該知道,地震永遠都是定時炸彈。可能明天爆炸,也可能一百年以後爆炸,但是肯定會爆炸。我們在急於創造財富的同時,不應該忘記保護財富。而生命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

相關新聞
扁政府賑災  援助20億元
台灣首架賑災包機  今直飛成都
報完平安罹難  王民權家屬唏噓
汶川瓦礫堆下 埋著6萬多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