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災區有水庫決堤風險疾病威脅

【大紀元5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2008年5月17日華盛頓報導)由於地震之後造成的損害,四川災區現在正面臨水庫決堤風險以及堰塞湖崩潰的洪水危機,同時各項疾病的威脅亦開始出現。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中國水利部部長陳雷在星期四坦承,目前地震災區的水庫、水電站及堰塞湖的防洪出現問題,尤其四川省的水庫多,情況叫人擔憂。

估計四川省和重慶市共有520座水庫出現裂縫或呈現危險狀態。已經有2250年歷史的都江堰,其「魚嘴分水堤」出現了裂縫,外江閘管理房以及備用電機房倒塌。

美聯社的新聞照片顯示,在都江堰上游的紫坪舖水庫,因為地震出現了裂縫。另根據路透社報導,都江堰西北方的聯合華水庫,已經出現了拳頭可以放進去的大裂縫。而太平驛電站水庫則隨時有崩塌危險,當地上百萬居民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堰塞湖可能造成洪水

而台灣的福爾摩沙衛星二號所拍攝的災區空照圖,則顯示出災情慘重的北川縣由於地震造成山崩,崩落的土石阻斷河流而形成至少三個堰塞湖,總面積達到0.287平方公里,也就是約四十個足球場那麼大,最大的面積有0.15平方公里。而北川地區山坡崩塌面積達到1442公頃

這些出現裂縫的水庫以及地震後形成的堰塞湖,將可能因為下大雨之後,蓄積的水壓過大而潰決,到時將在原本就已受創極深的地震災區,造成洪水災害。

泥石流可能持續多年

此外,由於下雨地滑,以及接下來的餘震,也將形成泥石流。根據評估,這種大地震之後的泥石流可能持續二、三十年之久。災後除了防止各式各樣的二度災害,還必須進行多年持續的整治工作。

震災之後防病災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災區衛生設施遭到破壞,四川地區瘴癘之氣又重,各種傳染病的威脅也逐漸升高。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德陽市下轄的綿竹市等地,已經陸續傳出倖存兒童出現紅疹症。

根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 醫生無國界組織香港辦事處幹事李璧君表示,由於災區嚴重缺乏有效醫藥,許多在地震中受傷的骨折病患已經開始出現併發症。

而台灣聯合報引用新京報的報導說,北川縣城罹難者的屍體嚴重腐爛,並且散發出屍臭。綿陽市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六林表示, 北川地處澗河上游,目前屍體腐爛,已經對河水造成污染。加上天氣炎熱,腦炎、瘧疾、霍亂、肝炎和傷寒都有爆發的潛在危險。

根據中國官方說法,本次地震已經至少造成接近2萬9千人死亡,估計死亡人數可能超過5萬人。至少有五百萬人無家可歸。

相關新聞
港澳台踴躍捐款賑濟四川災民
地震牽動華人心 僑社賑災捐款忙
林保華:中共救災中的非人性
四川災區北川一學生遭活埋80小時獲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