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利和徐文立走在希望大道上

汪岷:陪同楊建利《公民行》日誌(三)

汪岷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訊】5月6日,楊建利「公民行」第三天。

越過麻州,進入羅德島州的邊界。普洛維登斯(PROVIDENCE)日報的攝影記者早就等在那裏,他也辛苦,一路拍照,一路與我們同行了6—7英里,直到布朗大學。

進入布朗大學的大路,名叫「希望(HOPE)大道」,楊建利和徐文立在徐家附近會師,他們一同走在希望大道上。二英里的路上,他們交談甚歡。

我們到羅德島州布朗大學的第一個活動,是在羅傑‧威廉姆斯(ROGER WILLAMS)先生的塑像公園,接受當地第一大報PROVIDENCE JOURNAL的採訪和小憩。羅傑‧威廉姆斯(ROGER WILLAMS)先生是一位美國的民族英雄,為了自由和解放運動,他從麻州走到羅德島州建立了自由的根據地。羅德島州和布朗大學,也因此以自由主義而著稱於世。PROVIDENCE城在英文裡就是:天道和上帝之城的意思。

布朗大學是美國著名的長春籐大學之一,在這裡任教的中國民主黨聯合總部(海外)主席徐文立先生和他的助手及學生在羅傑‧威廉姆斯(ROGER WILLAMS)先生的塑像公園迎接楊建利和中國公民力量的隊伍。

楊建利在接受採訪時說:羅傑‧威廉姆斯(ROGER WILLAMS)先生給了中國民運的啟示就是:自由是爭取來的。自由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中午,楊建利和中國公民力量一行在徐文立陪同下,與校園裡正在複習備考的同學們進行了交談,並散發了傳單。

晚上,當地的國際大赦組織在一所古老的教堂裡,召開了一個「歡迎中國公民行」的晚會。主持人瑪莎說,國際社會堅定地站在爭取自由民主的中國民主運動一邊,站在所有國家的公民力量一邊。徐文立作為民運老前輩和當地東道主的雙重身份說道:在中國爭取自由民主的進程和道路十分崎嶇、艱難,任重而道遠。他很欣慰有了像楊建利這樣年輕的民運領袖來接班。新的又一代領袖領導的民運高潮將會興起,在中國大陸結束中共的一黨專政的日子不會遙遠。

5月7日本州最大的英文報紙PROVIDENCE JOURNAL用半版登載了楊建利和徐文立攜手站在羅傑‧威廉姆斯(ROGER WILLAMS)先生塑像前的照片和文章。

這一天,不管走到那裏,徐文立的鄰居和路上行人都向我們招手致意。在州政府前,二位白人老太太走過來問楊建利:你就是那個要用腳走500英里到華盛頓DC的中國人嗎?在這之前,有個12歲的美國小女孩說:楊,你是中國的阿甘(美國電影《阿甘正傳》的主角)。

今天,最具影響力的美國大報之一,遠在芝加哥的《基督教科學葴言報》也跟進,報導了楊建利和中國民運。看起來,一個中國公民的步行,竟然引起了美國傳媒和美國公民們的高度關注。一個楊建利旋風正在隨著他的雙腳悄悄刮起。

下午和第二天早晨,我們在徐文立家享受了豐盛的水果和美食,楊建利好好地洗了澡、泡了腳,我們晚上睡在鬆軟的地鋪上,過了難忘的一夜。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港明星勇挑回鄉證的破冰之旅
楊建利:同樣的世界 同樣的噩夢
專訪楊建利:通過人權聖火 認清中共本質
自由民主公民行 楊建利徒步800公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