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標籤:

【大紀元6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2008年6月10日華盛頓報導)今年1月,世界銀行曾預計2008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更高,為3.7%。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和國際貿易局局長尤里.杜達甚說,創記錄的糧食和能源價格提高了通貨膨脹的風險,嚴重損害了世界經濟發展前景。

杜達甚說:「這是當前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因為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到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它對窮人的傷害尤為嚴重。食品和能源都是生活必需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開支中佔有較高的比例。」

*發展中國家仍維持較高增長*

世界銀行的報告認為,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也會放緩,但仍然會維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的經濟擴張速度將從去年的11.9%回落到今年的9.4%,而尼日利亞等一些產油國經濟的增速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增加。報告預計,總體來看,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增長幅度將從去年的7.8%下降到今年的6.5%。

不過,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儘管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是6.5%左右的增速仍然高於本世紀前五年5.6%的平均水平,更是大大高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3.4%的水平。

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和國際貿易局局長尤里.杜達甚說,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活力和彈性令人鼓舞,但是它們也不能不受到目前困擾全球經濟發展的一些因素的影響。

他說:「發展中國家的平均表現總體上仍然沒有甚麼問題,這種良好趨勢有助於抵銷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放緩。我們下調了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也是出於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帶動的通貨膨脹壓力,這種壓力傷害到許多貧窮國家的經濟發展。」

*金磚四國成國際資本避風港*

世界銀行的研究成果顯示,發展中經濟體活力較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震盪對它們的影響較小,一些表現良好的發展中經濟體因此而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風港。《2008全球發展金融》報告的主要撰稿人、發展預測局金融主管曼索爾.戴拉米說,去年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資本淨流入達到創記錄的水平。

他說:「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儘管發生了全球金融震盪和經濟放緩,我們注意到,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私人資本仍然在繼續增長。我們估計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私人資本總額超過了1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發展中國家GDP的7.5%,其中60%屬於外國直接投資,直接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長期增長。」

不過,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外國資本的絕大部份流入了少數大型發展中經濟體,其中最主要的是所謂「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吸引外資方面仍然面臨重重困難。

報告還警告說,外國資本的大量流入也給一些發展中國家帶來嚴重的挑戰。比如流入銀行業的外國資本會引起國內信貸快速擴張,從而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

儘管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是報告並不贊同全球經濟可能面臨滯漲局面的說法。報告認為,世界經濟目前仍然處於增長週期之中,預計2009年的經濟形勢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OECD︰會員國 今年經濟成長 調降至1.8%
通膨VS.成長 亞洲各央行陷兩難
六月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台經建會:現階段施政以穩定物價為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