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民節能減碳 台綠建築再度引起重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二日電)高油價時代來臨,台灣新政府積極提倡節能減碳,多年前開始推動的綠建築也再度引起重視。不過,根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取得「綠建築標章」的民間業者只有一家,全年可能創下該標章設立申請以來最低的紀錄。

從七月起油電雙漲,如何節能減碳變成全民運動,建築業者也順勢推出節能、環保建築當賣點訴求。根據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資料顯示,從2004年起至今,取得綠建築標章的案件,在2006年及2007年為高峰,分別有80件、72件,但民間業者案件只占個位數。今年上半年更只有一家民間建築業者申請到綠建築標章。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表示,國內業者在綠建築或環保這一塊的努力是不足的,因為綠建築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今年來由於國際油價高漲,綠建築在全球各地又再度受到高度重視及推廣。

台灣則是到1998年才訂定台灣亞熱帶氣候專屬的「綠建築評估指標系統」,依據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四大指標群及九大指標來評估是否能取得「綠建築標章」,學者認為這是「低標」的「綠建築」,但國內業者還是興趣缺缺。

張欣民認為,最主要原因當然是會增加營建成本,在房市不景氣時,業者顧生存都來不及,那顧得到環保議題。房市景氣熱絡,房子很快就賣掉,也不用去想這些房子蓋出來是否對地球是一種負擔,因此國內綠建築一直停留在「實驗」、「展示」階段,市場上民間綠建築也就寥寥可數。

張欣民指出,就取得「綠建築標章」的業者來看,目前在成屋市場上都還享有很高的評價、指名度及增值性。雖然綠建築住宅的造價比一般住宅高出一到兩成,在房價上也比傳統住宅高一些,業者成本幾乎可完全轉嫁出去,實務上在市場上的銷售也沒太大阻力。

因此,他建議建商,與其在房市景氣起起伏伏的「紅海」當中廝殺,不如跨入環保綠建築的「藍海」,對住戶及環境也有正面幫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