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二房風暴 債市利空將衝擊台灣金融業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十五日電)美國二房風暴衝擊全球,金管會今天強調,美國政府絕對不會讓這兩家公司倒閉,無需過度擔心。不過,業界人士分析,不倒閉仍可能發生流動性及償債能力不足問題,美國政府出面抒困,但未來若發行過多公債籌資,勢必使美公債利率上揚,墊高全球資金成本,進而衝擊台灣金融市場。

二房對台灣金融機構的影響,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僅用三天調查,得出「目前」損失有限的結論,目前看不到這兩家信評遭調降的趨勢,更以美國不會讓這二家公司倒閉為後盾,認為不需擔心未來國內業者損失進一步擴大。

「二房」風暴使台股暴跌,不過受到美國次級房貸影響,房地美(美國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及房利美(美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股價早自去年底就一路下跌,去年十月房地美股票從六十幾美元,本週已跌破十美元。

上週因市場傳出這兩家公司現金流量不足,造成公司股價腰斬,為防止金融風暴,美國政府開始搶救抒困房地美、房利美,使原本早就身陷次貸風暴的二家房貸公司,突然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焦點,也成股市慘跌的罪魁禍首。

金管會說,該二機構債信評等為AAA,僅次於美國政府公債,等於是準美國公債,房利美、房地美的債券化商品與美國次貸不同,不是次貸的那些次級品質商品,還請媒體記者不要搞錯了。

熟知證券化商品的業界人士表示,若二房的證券化商品內容品質沒問題,都是優質房貸,為何出現資金流動性不足問題?為何股價遭到腰斬?金管會能拍胸脯保證房利美、房地美發行的MBS(住宅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完全沒有貸款人繳不出房貸的次級品,所以投資人不需擔心國內金融機構最終仍需認列損失嗎?

業界人士形容,金管會熟知這二家公司營運狀況、美國政府態度的程度,儼然可當美國政府在海外的最佳發言人。

市場人士分析,房地美、房利美的證券化商品,也有可能是品質差次貸商品,因為房地美、房利美做的是房貸抵押擔保,當初市場一片看好美國房市,看準房子抵押品會增值,所以就算收入不穩定的人想買房子,銀行也願意貸款,房地美、房利美也會願意承擔風險,加強信用後,將銀行次級房貸包裝成信評更好的商品出售。

國內業者持有二房產品逾新台幣6000億元,多為持有到期的債券,也就是只要持有到期就可拿回本金,金管會現在這個時間點去調查,當然不會有跌價損失的認列可能。

不過,金管會今天以美國政府不會讓房地美及房利美倒閉、二房非次貸、只要二房不倒國內業者的相關投資就不會虧損等為由,試圖以「影響甚小」保護台股,也過度簡化二房對國內金融業可能造成的衝擊。

某金融機構高層表示,若手上握有二房的MBS,雖然持有到期可拿回本金,但未來風險未知,與其在台灣相信美國政府,寧可現在賣掉這些債券,承受目前看的到的2%、5%損失,知道風險還能去進行避險。

二房不倒神話,主要來自市場對美國政府的信任,因為相信評等AAA的債券不會變成壁紙,因為相信美國政府一定會想辦法發公債印鈔票,抒困房利美及房地美,只要這兩家不倒閉,國內金融業者投資的六千多億就不會拿不回來。

不過,市場人士分析,房利美、房地美不倒不代表未來不會有流動性不足、償債能力等問題,沒有人能保證這兩家公司絕對不會發生債券到期付不出錢的違約情況。

業者進一步分析,美國政府現在出面抒困,未來若發行過多公債籌資,勢必使美國公債利率上揚,代價將是墊高全球資金成本,都將一環扣一環影響台灣金融市場。

金管會無法預知未來,理所當然作了「目前」損失有限、業者認列跌價損失的可能性小等回應,只是在全球次貸不明朗狀況下,金管會刻意不說的「風險」,才是投資人應關心的焦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