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平庸的點火儀式

評29屆奧運會開幕式點火儀式

謝泳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我從廬山下來,順路到景德鎮看看,因為時間較緊,我沒有休息,只在網上閒轉。偶然有一點感想,就寫下來。

奧運會開幕式的點火儀式,歷來引人注目,中國此次當然也不例外。現在看來,本屆的點火儀式,無所謂成功,也無所謂失敗,感覺比較平庸。我們談論它,是想通過解讀這個儀式,觀察一下我們民族的想像力,也判斷一下中國人做事的方式,思維的方式。

奧運會開幕前,關於點火儀式,有過許多猜想,但最後結果卻出人意外,一般人不會想到主事者會選擇這樣一種方式。

我個人不喜歡這個方式,不等於這個方式不成功,我只想說出我的真實感受。我認為現在這個儀式沒有體現出中國風格,也沒有體現出中國智慧。從觀賞和含義上解讀,都非常令人失望。不管這個創意靈感來源於嫦娥奔月還是夸父追日,亦或敦煌飛天,它要成功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人要自由飛翔,不能有任何束縛,人要輕鬆飄逸,不能讓人產生被捆綁的感覺。如果我們承認這個創意本身及格,那麼接下來的技術條件就要求非常嚴格,而我們沒有達到。如果李寧在起飛的時候,人們感覺到他是在自由飛翔,那固然很好,但事實上,我們沒有解決他身上那兩條鋼繩的技術問題,或者說現在技術能達到的條件,還沒有到了讓我們看不到那兩條繩索的境界,所以整個來說,李寧在飛翔的時候,我們沒有感受到自由飄逸,而是束縛和僵硬,至少我有這樣的感覺。達到目前這樣的效果,在技術上有什麼難度,我完全不懂,但從一個觀眾的角度評價,它的技術含量與設計者想要達到的目標並不統一,如果用雜技的手段完成那是再好不過了,但事實上又不可能,或者說風險更高。中國雜技,世界一流,我們現在喜歡強調中國元素,但在這裡卻忽視了。現在的效果充其量是由技術帶來的,而它的技術含量又不獨特。

從創意本身來說,這個點火儀式的人文意義也非常有限,想像力並不高,因為依靠現代技術才能完成的藝術,它在感染力上就一定會有明顯局限。只有完全依靠原始人力或者主要依賴個人創造性完成的藝術,才真正具有感動人的力量。

阿里點火為什麼讓人難忘?因為是平常的,但又是獨特的,他面龐堅毅的表情和那顫抖的手臂令人遐想:當年拳王的雙臂是何等有力,而歲月最後留下的卻是顫抖的手臂,但它沒有改變人的堅毅,這就是體育的魅力。

從觀賞角度評價,李寧的點火方式毫無懸念,當最後一棒火炬到他手邊的時候,觀眾已經完全明白最終的結果,事實上點火儀式已經完成。懸念出於意外才有效果,而現在觀眾只是在看李寧飛翔了。再加上單調的飛翔過程太長,騰雲駕霧的感覺完全依賴燈光的變化,在審美上並不產生令人震憾的力量。

2008年8月9日於景德鎮聖山酒店

──轉自謝泳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關於2007第一屆《中國自由文化獎》獎金發放情況的公告
謝泳:一點感想
謝泳:天下第一好事  還是讀書
謝泳:今又五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