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德人權專員談中國印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志紅報導)德國政府人權專員諾克先生在奧運開幕之前前往中國瞭解人權狀況,8月9日返回德國後,接受了大紀元專訪。

記者:諾克先生,您剛剛從北京回來。請問您此次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

諾克:我這次去主要是為了瞭解一下當地的情況,看一看北京的狀況,同時感受一下北京的氣氛。在訪問期間,我會見了一些維權人士、知識界和教會代表。另外,德國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邀請我去參觀奧運村和北京的德國中心。但是在奧運會馬上就要召開前我沒有和中國官方會談的機會。

記者:請問您這次見了哪些異見人士?會面時,是否有秘密警察跟蹤?

諾克:因為正好是奧運前夕,有些和我見面的人擔心自己會受到更大的壓力和迫害,特意向我明確表示不想公開自己的姓名,也不希望媒體報導這次會面。我是德國政府的人權專員,當然有很多人覺得還是不和我談話為好。我得到消息說,很多維權人士和異見人士被軟禁。北京看上去空蕩蕩的,和我幾年前的印象非常不一樣。我自己倒沒有覺得受到監視或跟蹤,沒有不安全的感覺。我想,只有真正生活在北京的人才能真正對這種情況做出判斷。

記者:也就是說,您這次和異議人士見面沒有受到阻撓?

諾克:中國官方事先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不只是民工,而且其他在北京沒有居留權的人都必須離開北京。還有那些有可能會抗議的人,也就是那些維權人士和異議人士,在奧運召開的幾週之前就被當局軟禁了。有一個人跟我說:「我想和一些朋友見見面,但是很多人告訴我,我家門口有警察,我出不來,這次見不成了。」這種情況不只是發生在北京,而是在整個中國。

記者:您只有機會和一個人見面,其他人都不在或者很難見到他們?
 
諾克:不,我和好幾個人見了面。但是有一個會面的安排取消了,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想就是那些常見的情況吧,在這個時候倒也不奇怪。

記者:您也想和媒體見面,是中國媒體還是西方媒體?

諾克:我見了一些西方媒體。

記者:您對外國記者報導的自由度和他們的工作條件如何評價?

諾克:在新聞中心的工作條件對於西方媒體來講,儘管有一些改善,但是和北京市民和其他中國人每天遇到的情況都差不多。很多批評性的中文網頁都被封鎖了,顯然中國領導人認為這些網頁很危險。互聯網的情況我們也要有區別地來看,因為也有繞開封鎖的渠道。那些有經驗的人和會說英語的人還是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的。

記者:奧運媒體中心的互聯網是完全開放的嗎?

諾克:不完全。比如說,德國之聲中文網現在又可以看了,當然了這不是最有批評性的網頁。目前,互聯網也沒有完全開放。

記者:您從一開始就不想和政府方面見面,還是您沒有收到邀請?您是以私人遊客的身份到中國去的嗎?

諾克:中國方面表示,由於奧運的緣故,從7月份開始就不再接待官方訪問。所以我在中國期間也沒有和官方接觸。但是我和一個和政府走得很近的非政府組織見了面,就是中國人權研究會。

記者:那您是一個人以私人遊客身份到中國去的?

諾克:不,我是正式以德國政府人權專員的身份去的。

記者:您申請簽證的時候要說明何時何地與何人在中國見面嗎?

諾克:不,我只是說我要瞭解一下北京的人權狀況,我想和不同的人見面,而且我說我有德國奧運體育聯合會的邀請。我的第一個正式要求就是在奧運會之前,在我到北京之前先走訪一到兩個省,這件事沒有成。

記者:您也參觀了奧運村,德國運動員中的氣氛如何?

諾克:我想運動員們之間對此事看法很不同。有些人就是為了去得塊獎牌或者參加一個好的、乾淨的比賽,他們對政治不感興趣。這樣很正常,因為我們不能希望運動員變成政治家。但是當他們被問及的時候,他們也應該堅持自己的價值理念,他們得能夠自由表達意見。也有一些運動員在事先就對人權侵犯發表了非常明確的看法。

記者:北京的德國中心現在有德文報紙看嗎?因為一個星期之前還不行。

諾克:有。德國奧林匹克運動協會告訴我,現在沒有問題了。

記者:您沒有參加開幕式,您被邀請了嗎?為什麼您這麼決定?

諾克:我沒有讓任何人給我發邀請,也沒有人問我是不是想去。我從來就沒有想參加開幕式。

記者:為什麼?

諾克:我認為其它事對我來講更重要。作為人權專員不一定非要在體育場裡跟著歡呼。

記者:您認為大家對運動會普遍怎麼看?

諾克:中國目前的氣氛很積極。中國人為舉辦奧運而高興,我們應該為他們高興。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另一個現實,就是中國有成千上萬的人被關在勞教所裡。

記者:您在北京期間,那裏的空氣如何?

諾克:我剛到的時候是藍天,也有太陽,空氣也還好。星期三之後就變得悶熱,空氣非常差,比我在5年或者7年前看到的還差。

記者:北京的狀況是否喚起您20年前在原東德的生活記憶?

諾克:也是,也不是。當然極權制度都很相像。但是,今天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和全球化的浪潮,獲取信息,建立聯繫比東西方冷戰時期要容易的多。所以,我明白中國的領導人為什麼會採取某種措施。他們一點也不想放鬆,一點也不想讓人們進行自由討論,因為他們擔心那樣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基礎。所以才有這麼嚴格的禁令,不許討論黨的領導權問題。當年東德也是這樣,那時也不許談論這個話題,(如果談了)就會遭到嚴格的懲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惠林:加油!布希總統
瑞典多團體中使館前抗議  國會議員到場支持
組圖:奧運開幕之際衆人權團體中使館前抗議
陳世忠:「千金一諾」和自食其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