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市長論壇籲聯邦投資基建

標籤: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朱峰﹑大紀元記者黎新紐約報導)8月14日中午,來自全美各大城市的市長在紐約召開了第二屆行動論壇,呼籲聯邦政府加大和城市的合作力度,增加基礎設施的投資。這是繼費城論壇後,美國市長會議舉辦的第二個論壇。美國市長會議的主席邁阿密市長曼尼 ·戴茲今年七月中旬稱﹐從8月到 10月將舉行五個市長行動論壇﹐分別在犯罪、貧窮、藝術、基建和環境方面打造行動計畫,並提交下一屆聯邦政府。

美國市長會議的主席邁阿密市長曼尼·戴茲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全美的85%的人口住在大城市,而聯邦卻不重視對城市基建的投資。近年來,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橋樑倒塌,曼哈頓的蒸汽管爆炸等惡性事件根本原因就是基建投資嚴重不足。

紐約市長彭博則認為,道路、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美國要保持全世界經濟龍頭的地位,必須要加大這方面的投資。然而目前美國的基建政策是失敗的。

彭博說在他第一次競選市長時﹐他曾提出將爭取市政府接管交通系統﹐例如大都會交通局(MTA)﹐因為MTA主要服務來往紐約市的民眾﹐同時他相信市政府更有能力管理MTA。但基於一些原因﹐例如州政府不願放棄MTA的管理權和9/11之後經濟前景的轉變而沒有達成。

當問及聯邦的海外開銷是否導致削減對國內基礎設施的撥款時﹐彭博指出若沒有基礎設施的投資﹐聯邦將無法負擔海外開銷。彭博說﹕「若我們不建設基礎設施﹐我們將沒有稅收執行任何任務﹐例如﹕聘請警察﹐消防員﹐保護邊界的安全﹐派維和部隊出國維持國際治安。」

彭博認為﹐建設基礎設施如公路﹐飛機場﹐得需要巨額的資金﹐私人企業負擔不起﹐因此他認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應落在政府身上﹐不應由私人界承擔﹐他不覺得由私人企業和政府合作投資是好策略。他舉例﹐決定車票價格就是個政策問題﹐而不是能由自由市場私人企業所能決定的。

彭博形容紐約市民的稅務負擔相當沉重﹐因為市民的稅收得負擔警察﹐教師薪水的提昇﹐還得支付延長7號地鐵的服務路線的債務利息﹐負擔建設水下隧道所發放債券的利息等。他說﹐雖然延長地鐵線是州政府的責任﹐但因州政府無法實施﹐市政府得負擔起這責任。他說﹐即便州和聯邦政府不能給予太多幫助﹐紐約市政府也將盡力使得紐約市更加安全和繼續發展。

目前歐洲取消短於五百英里的民航﹐並以鐵路代替。當被問及紐約是否取消短於五百英里的民航﹐彭博答﹐若要如此﹐紐約市得建設一個新機場﹐來決定哪些民航降落 ﹐讓搭乘量超過一定數量乘客的客機降落。他相信今後﹐與航空相比﹐高速鐵路服務將是聯接不同城市更可靠更快捷的交通服務。

戴茲引用美國工程師協會的數據,美國的基建評級僅為D﹐需要新投入1.6兆美元。

那麼下一屆新政府上任是否會帶來轉機? 多位市長在新聞會上表示,很高興看到兩位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對增加基建投資表示認同。

據悉,市長們在這次論壇和其他四個論壇的提議將於下一屆聯邦政府執政後的100天內呈交新政府。(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郝龍斌率團赴日  參加首都市長論壇
世界水會議市長論壇 郝龍斌獲邀出席
2024年紐約夏季美食展 精緻家庭料理成新趨勢
曼哈頓第三社區委員會 25日晚表決聯署重啟堵車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