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放鬆對中小企業信貸控制

【大紀元8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2008年8月6日華盛頓報導)中國中央銀行放鬆對中小型企業的信貸控制,這是北京擔心經濟放緩,決定把貨幣政策的重心由控制通貨膨脹轉向促進適度發展的又一個信號。

中國當局決定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對這些企業的信貸控制。
   
為了控制信貸總量,中國央行在今年年初給各家商業銀行下達了一個全年信貸指標,這個指標和2007年商業銀行的信貸發送總額基本持平。以此為基礎,中國央行的調整政策實行後,以四大國有銀行為首的全國14家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的信貸規模將比去年增長百分之5,而地方商業銀行的信貸指標將比去年增加百分之10。
   
*放鬆貨幣緊縮政策*

美國國會研究機構國會圖書館國際金融和貿易分析員維恩·莫裡森(Wayne Morrison)認為,這是北京最近放鬆貨幣緊縮政策的一個最新舉措。

“這是中央政府試圖對經濟政策進行微觀調整的一連串動作的繼續。和美國動用貨幣政策影響經濟長期發展進程的做法不同,中國由於匯率機制等緣故不經常使用以利率調節為主的貨幣政策,而是經常用政府干預的手段對北京認為需要干預的經濟領域進行微調。”
   
*紡織品出口退稅激增*

上星期,中國政府宣佈把紡織和服裝等傳統產業的出口退稅由百分之2提高到百分之13。同時,經濟學家注意到,人民幣一反今年以來加快升值的步伐,連續幾個交易日對美元匯率走貶。現在中央銀行又放鬆了實行了幾年的信貸從緊的政策。美聯社援引花旗集團中國經濟專家彭侃的話說,中國貨幣從緊的政策可能到頭了。
   
擔心經濟放緩是中國央行放鬆貨幣政策的主要考量。上個月中國製造業訂單出現了猛烈的下降,和去年同時期相比,出口增長幾乎為零。與此同時,中國連續幾年火爆的房地產市場今年開始出現滑坡,主要城市的房屋銷售量出現停止或下滑,深圳和廣州等地的房價跌落三成左右。
   
*專家擔心引擎熄火*

出口和房地產市場向來是中國經濟的兩大引擎,據經濟學家估計,前者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大約為4個百分點,後者為2到3個百分點。中國國內著名的經濟學家謝國忠擔心,這兩個引擎熄火,再加上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將摧毀中國大部份經濟動能。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國經濟這輛高速奔馳了30年的列車已經出現疲弱的跡象。中國20家鋁業生產商最近宣佈降低產量百分之10,以緩和電力緊張和需求下降。

*導致油價材料價暴跌?*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把中國經濟放緩看作是最近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回落的原因之一,把中國需求下降看作是國際市場近幾個星期以來銅、鋅、錫、鋁等金屬原材料價格暴跌的決定性因素。報導引述經濟學家的話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從百分之11的水平回落到百分之9到百分之9.5左右。

*現實問題壓倒長遠利益?*
   
美國國會圖書館貿易和金融分析員莫裡森認為,中國經濟有出現下滑的可能,但這種威脅能否成為現實還不確定。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出現少許經濟放緩其實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壞事。

“我覺得中國政府可能被自己的成功沖昏了頭腦, 被中國多年來兩位數的增長率慣壞了。要知道長期維持這樣的高速度是不可能的,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適度放緩速度不僅沒有壞處,而且有利於中國的長期發展。”
   
放慢增長速度在理論上說有道理的,但實際上北京在發展速度的問題上可能沒有多少選擇。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面對每年數千萬農村人口進城的壓力,百分之9的增長率將使政府難以向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國際金融和貿易專家莫裡森認為,從提高出口退稅到停止人民幣升值,北京所考慮的可能不是經濟的長遠利益,而是眼前的現實問題。
   
星期三公佈的放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緊縮政策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中小企業吸納中國全社會百分之70以上的就業,但它們長期面臨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過去幾年來,北京為控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一直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中小企業深受其害。

上海證券報援引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的數據報導說,今年上半年,全國就有6萬7千家中小企業由於缺乏資金和經營環境惡化等因素宣佈破產,給就業市場帶來沉重的壓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雲南環保糾紛引發數百人群體衝突
信息中心:香港是東突攻擊目標之一
台民進黨再籲缺席北京奧運開幕
中國過渡政府召開特別專題新聞發佈會通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