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點】香港最近民主化發展的隱憂

【大紀元9月10日訊】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今年連續第六年在七月一日發起遊行,爭取實行雙普選及抗議通貨膨脹。今年「七一」大遊行除了爭取早日實行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等政治議題外,關注民生及通貨膨脹也是遊行人士的一大訴求。另根據香港一項最新公佈的民意調查顯示,6月份香港市民無論對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和三司司長的施政表現,還是對中共政權的香港政策,滿意度均告下跌,當中以對港府的滿意度跌幅最大。無論是七一遊行與民眾對施政滿意度的下降都顯示,香港的管治的越形弱化,香港離真正港人治港的理想還有一大段距離。

過去的四小龍中韓國,台灣和香港在經濟市場化方面已經取得了成就,這種成就的下一步是社會自由化,接著就會發展為政治多元化。所以香港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法治成熟方面均證明可以走向直接民主之路。但北京現在聽到民主就緊張,因為北京從來沒有在國內實行民主化;第二,大陸官方學者認為,台灣民主化帶來本地化,本地化的一個危險分流就是分裂主義。所以在北京與香港缺乏互信下,自然對香港的民主化感到擔心和焦慮,造成雙普選無法順利在2012年推出。

負責調查的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分析認為,這次滿意度下降的部份原因應與港府通過十七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政治委任爭議及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有關。而市民對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現的整體評分為59.2分,較5月份下降6.4分,跌幅顯著。這也是他上任以來,首次在該調查中跌破60分。

為何曾蔭權的民望暴跌不止?這與曾蔭權任人唯親,問責制無法吸納外來人才有關,最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因病請辭後,曾力推在官場打滾多年的劉吳惠蘭接任後,這使得港府的高層來自非政務官或政府其他體系成員僅餘三人–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司司長陳家強,這明顯與港府2002年推出高官問責制,要吸納外來人才目標愈走愈遠。

香港政府於六月公佈十七位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名單,這兩級新增的委任政治官員進一步擴大了問責制,但因政治任命與民主選舉精神背道而馳,引起民主派大力的反對,一直反對擴大問責制的立法會議員陳方安生即批評這次委任人事案遴選機制透明度不足,有黑箱作業之嫌。不過沒想到的是,新任命的這批官員和助理首先帶出國籍爭議,接著因政府拒絕公佈他們的薪酬,更進一步激化社會爭議。使香港民主發展更蒙上一層陰影。

2002年香港特首董建華首次建立包括三司十一局的高官問責制,繼任特首曾蔭權將之「發揚光大」,在2007年增至三司十二局(增加發展局),如今又以擴大問責制為,增設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形成每個政策局既有局長、副局長、政治助理這些問責官員,又有屬於公務員的常秘、副常祕等多層官僚架構。政府機構經過不斷膨脹,變得疊床架屋,臃腫不堪,這不但令公帑支出大增,更嚴重的後果是形成「三個和尚沒有水喝」的現象,官愈多,管理愈混亂,行政效率愈低落,香港政府管治恐將嚴重弱化,加上中共遙遙無期的政治改革承諾,將嚴重滯後香港民主化進展。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節目首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22時55分,網址為:http://www.rti.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粵韶關公安局長受賄數千萬被雙規
美黑人共和黨人仍堅定支持麥凱恩
名廚「龍躉天王」支持廚技大賽
蔡英文吳英毅同會受邀 彰顯臺灣民主素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