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擊敗肥胖基因:每日勞其筋骨三小時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熙編譯)由於受到現代化家電設備的便利性影響,現代人變得越來越缺乏活動力,於是過胖的隱憂也如影隨形。因此,有人開始埋怨都是家庭遺傳基因惹的禍。

根據最近一篇發表在美國《內科醫學總覽》(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的一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是否帶有肥胖基因,每天只要進行三~四小時的溫和活動,或是過著拒絕汽車、電力等現代設備的阿米希人(Amish)一樣勞其筋骨的生活,就可以擺脫體重過重的困擾。

這份新的研究報告,聽起來很令人驚訝吧?

不久前,這群醫學家在賓夕凡利亞州蘭開斯特郡的阿米希人村落,對擁有變胖突變基因的阿米希人,進行一項新的研究。研究顯示這些突變的基因,會阻礙人類大部份的身體活動力。

研究人員相信,三成祖先來自歐洲的白種人,體內有肥胖突變基因,其中包括阿米希人在內。不過阿米希人卻不一點也不受這種基因的影響,而能保持平衡的體態。這樣的結果也許可以證明,過度依賴現代化設備生活的文明人,身體不再進行勞動工作後,致使許多人必須開始面對過胖的問題。

對堅持過著19世紀農村生活、不使用汽車和現代化電器設備的阿米希人而言,對抗肥胖基因卻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阿米希男人大多從事農務或木匠等工作;女人則是用雙手操持一切家事和照顧數個子女。

這次的研究發現,即使擁有肥胖基因的阿米希人,和有一般正常基因的人一樣,只要他們每天進行三到四小時的活動,就不會有過胖的問題產生。這些活動包括進行輕鬆的散步、房子清潔或者是整理花園等工作。

醫學家除了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讓身體多活動之外,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擁有肥胖突變基因的人,更應該多做運動。

報告中表示:「從這些研究中發現,群眾為了身體健康,努力的對抗肥胖,身體勞動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擁有肥胖遺傳基因的人,更應該保持身體勞動。」

馬里蘭大學的史尼克醫生,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認為為了要保持體態均衡,而要求大多數人規避現代化設備的方便性,去過19世紀的生活是不切實際的做法。

生活型態小改變 受益無窮

他表示每天開始增加幾小時的活動量,似乎並不困難,但是對於控制體重卻小有幫助。

他建議例如在晚上時,以散步來取代看好幾個小時電視的時光;或者爬樓梯而不搭電梯;儘量步行而不開車;或是進行像游泳這種規律的運動。

邁阿密大學的藍普索德教授,是這份研究報告的主筆。他表示在此之前,研究人員也曾以許多人的身體活動自我評量為依據,所做出的研究數據結果,也和這次的研究結果類似。不過,新的研究增加了一項更可靠的檢測裝置,他們讓受測者一天24小時的配帶著一個監視設備,檢測結果更具有可信度。

這次的研究對象是704個阿米希人,從血液樣本檢試出,他們是帶有肥胖基因(FTO)者。經由實驗後發現,每天進行三至四小時的溫和活動的人,體重平均比不活動的人少了15磅。

躺沙發吃洋芋片 肥胖禍首

史尼克醫生說:「關鍵在於如果人體不從事勞動工作,肥胖基因就會變異,如果多活動則反。因此,體重過重的原因並不在於是否擁有肥胖基因。」

專門從事遺傳學和肥胖症的波士頓兒童醫院豪斯宏醫生認為,人們不該受研究報告影響,而誤認為「我沒有肥胖基因,所以我不需要從事身體勞動」。

他發現其他的肥胖基因之所產生突變,有可能是受到身體的活動量多寡而引起的。因此,保持身體勞動,是更能維持體態的均衡最佳選擇。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