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漫話柳活》( 三 )

侯寶林﹙上﹚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侯寶林的「柳活」︰
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表演的「柳活」,題材多樣,趣味雋永,字清韻濃,歌唱動聽,摹擬逼真,論議精闢,動作灑脫,回味無窮,並以格調高雅取勝。

過去有種說法,認為相聲的「柳活」,主要是靠歪唱京劇、雜曲逗樂,不能學得像、說得對,而必須誇張到齁不是味,輔以怪相,換取廉價的笑聲,所謂「理不歪、笑不來」。

難道相聲學唱當真就是「洋鬧兒」嗎?侯寶林以自身的實踐和風範有力的駁倒了這種謬論。他認為,一些相聲演員缺乏京劇的基本功,才用歪唱、出怪相、灑狗血等醜化的辦法來譁眾取寵。其實,只有認認真真的學唱,使觀眾聽到唯妙唯肖、流派紛呈的唱腔,親切的欣賞京劇的美感,才是相聲摹擬京劇的真諦。

侯寶林表演「柳活」,緊緊抓住某些著名演員聲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學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學兩、三句就能要下“好!”來。

例如他學唱《斬經堂》中吳漢那句「賢公主休得要……」用沙啞的嗓音突出“麒派”的蒼勁,連演出吳漢一角的周信芳本人都說︰「學我要像侯寶林那樣學。」他摹擬京韻大鼓名家白雲鵬邁著碎步登台的龍鍾老態,學唱《探晴雯》的「冷風淒雨不可聽,乍分離處最傷情。」纏綿悱惻,悲從中來。有的觀眾反應︰「一般鼓曲演員唱的那兩口,還不如侯寶林哪!」

侯寶林的「柳活」衝破了舊觀念,勇於創新,銳意改革,繼往開來,獨樹一幟。

*拿手好戲︰
侯寶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關公戰秦瓊》正式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熱情讚揚,可以說是侯寶林表演「柳活」的巔峰,並曾灌製唱片發行國內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寶林就以《關公戰秦瓊》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最值得一提的是侯寶林的“戲品”優異,在任何細節上都能堅持“俗不傷雅”,這可能是他在天才般的藝術才華之外,讓他的作品歷久彌新的原因。

*《改行》舉例︰
以《改行》這段「柳活」相聲舉例,原名《八大改行》的劇本問世於清朝,作者是鍾子良。本描述咸豐皇帝死後,全國停止娛樂一百天,許多戲劇演員為生計所迫,只好改行做小買賣,受盡折磨。這樣的內容後經豐富發展,最後成為摹擬十三位戲曲、曲藝藝人改行以後鬧的笑話。

侯寶林在整理時,考慮到摹擬乾旦梅蘭芳賣晚香玉的表演過於誇張,有損梅的形象,於是毅然加以捨棄。他後來摹擬的共三人,即唱「大鼓書」的劉寶全賣梗米粥,老旦龔雲甫賣黃瓜,花臉侯喜瑞賣西瓜。邊學唱邊議論,學唱時韻味十足,議論時諧趣橫生,格調俗不傷雅。

例如,摹擬賣西瓜,傳統唱詞是︰「我的西瓜賽砂糖,真正是旱秧脆沙瓤,一子兒一塊呀,不要慌,誰若不吃給你大開膛﹙做舉刀狀﹚。」突出了這位藝人窮急而失去理智的兇相,很難令人同情。侯整理時就把後兩句改為︰「一子兒一塊呀,不要慌,您若不信請嚐嚐﹙手裡纂著刀,忘了放下﹚。」表明賣瓜時無意露出花臉的習慣動作,使人感到人物比較可愛,招人同情。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聲號稱語言藝術,傳統相聲裡除了《俏皮話》專門用俏皮話組織成“包袱”外,其他段子裡也常常使用俏皮話。俏皮話,又叫“歇後語”,是民眾群體從生活經驗和生活感動中萃取的結晶,充分體現了民間幽默與智慧。
  • 以上我們介紹過各種被“相聲”藝術汲取營養的表演形式;包括評書、拉洋片、變戲法、數來寶、什不閑、蓮花落、太平歌詞、練把式、俏皮話…等等。其實對“相聲”藝術繁衍成長具有重大影響的還有“現掛”﹙即興發揮、即興表演,臨時現場抓哏﹚和“抓哏”﹙抓取引發笑料的題材﹚;此二者是直接從生活中汲取營養,也可說是更廣泛的“博採眾長”。
  • 相聲裡的“現掛”有兩類;一是根據時代背景,事先略作準備,上台加以發揮。另是事先沒有準備,台上見景生情,即興編演,藝人稱之為“撞出來的包袱”。此外,甲或乙臨場發現對方出了差錯,即時予以提醒或彌補,也屬於現掛。
  • 相聲演員上台表演,常常結合前場演出情況隨便議論幾句,以便穩定觀眾的情緒。
    即興創作的“現掛”反映了相聲的“現實主義”傳統。相聲必須愛觀眾之所愛,急觀眾之所急,代表他們的意願,反映他們關心的時事問題和生活問題,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而“共鳴”,正是一切藝術形式特別是喜劇藝術,取得成功的前提。
  •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相聲的「說」、「學」、「逗」、「唱」,與「全堂八角鼓」有密切關係;也可以說,「全堂八角鼓」是相聲說學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將對「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對相聲說學逗唱的影響,略做介紹。
  • 「拆唱八角鼓」包括「說」、「學」、「逗」、「唱」、「吹」、「打」、「拉」、「彈」八項技藝,其中又以「逗」最為重要。從現有的資料看,丑角的「逗」與相聲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十分類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的丑角的插科打諢。清初,北京盛行高腔,並有「八角鼓岔曲」即源於高腔脆白的說法。
  • 北京圖書館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謳》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間藝人在雜耍館作藝的情形︰「萬年茶社好風光,雜耍紛陳歡樂場。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聲接上畫眉楊﹙人名﹚。」詩下有註︰「萬年茶園,在鼓樓前,常以各班演劇。如遇無戲之日,則陳雜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場供應。碟子李,畫眉楊,皆雜耍中著名專精一技之人也。」

    這裡提到的「象聲」,就是後來單口相聲的一種。

  • 民間藝人的特點是流動性大,不論「撂地」還是茶館、書場,哪裡掙錢多就奔向哪裡。張笑俠﹙人名﹚《相聲總論》載云︰「相聲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會中有,外間少見。後來學者眾多,堂會又少,實在不足維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說。又過了幾年,便跑到天橋地場上說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們說相聲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實,從子弟票友轉變為自食其力的藝人,和流落街頭的「叫花子」完全是兩回事。

  • 相聲的「柳活」屬於學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橋「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橋「撂地」表演的技藝,除練把式、耍大刀、盤杠子、拉硬弓、獨角戲、學口技、數來寶、拉大片、說評書、唱漁鼓外,還有單人做滑稽表演的。這類藝人憑藉巧舌如簧,能說善唱,精於表演,滿足觀眾的娛樂要求。

  • 有關滑稽的演出誕生於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寶林在表演「賣梨膏糖」時,說唱朝報新聞添加笑料而成。隨後,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聲、「雙簧」的表演方式,豐富了這種單人滑稽說唱,並由地場轉到戲園子,稱之為“小熱昏”、“獨角戲”。1920年流傳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獨角戲,鼎盛時期擁有一百多個班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