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書法家黃鑫在蕭邦藝文圖書館揮毫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報導)祖籍雲南的著名書法家黃鑫於9月3日在蕭邦藝文圖書館展出書法作品,有掛軸、扇面、篆刻、鏡框及鋼筆書法,並於9月6日上午在現場示範,大筆揮毫,有行有草,贈與圍觀同好。

黃鑫博士表示,他學的是地球物理,卻開書法展,一般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他自小愛書寫,8歲學寫毛筆字,有數年時間每天畫一幅畫,寫一篇毛筆字,那是他和父親的「約法三章」。他覺得毛筆字既好看又好玩,不但表現出美感,還可以放鬆身心,宣洩情緒,喜怒哀樂,全可藉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毛筆揮灑而出。

要寫好字,必須瞭解毛筆的性格。例如毛筆,有大、中、小,材料有狼毫、羊毛、馬毛等,還有外面狼毛,裏面羊毛的,而寫字用的宣紙也有講究,它是純植物製成,上面天然多孔,和筆墨共用,是表現個人風格的好材料。

有些毛沾墨很飽,一沾紙就一大片;有些毛不吸墨,寫出來的字乾而斷,這就適合寫大筆狂草。寫得快紙上沾的墨少,寫的慢紙上的墨多,書寫時心中的感受(情緒)化為勁,以腳趾為支軸,經由手臂、手腕、毛筆宣洩而出,因此書法家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寫完後,在作品上蓋印也有講究。他在作品的開頭蓋一個印,在結尾蓋兩個印,印有橢圓形、圓形、方形和長方形等,在選擇蓋印的地點時要注重整體的結構和平衡,講就陰陽和綜合。

黃鑫說, 他對書法的愛好停不下來,尤其喜歡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的作品。他曾花費數年臨習米芾的《苕溪詩》和《蜀素帖》。他從張旭、懷素的碑帖中學習狂草;從王羲之的《蘭亭序》、臨摹楷書;從《董美人墓誌》和王羲之的《黃庭經》中學小楷;並從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師的筆墨中瞭解禪意。

黃鑫認為,如果三百年前牛頓 (Newton) 的三大定律畫出常速中萬物所遵循的運動軌跡,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Einstein)的相對論把人纇對宇宙的認知推向極速世界,那麼中國書法裡的藝術線條,從甲骨刻痕、青銅鑄刻、石鼓鑿刻、竹木簡書到碑版墓誌、漢隸魏碑、紙帛墨跡,這些就是三千多年華夏文明的淵源和燦爛,凝固著滄桑歲月中先人們在與自然與社會的碰撞中孕育出的審美趣味和情懷志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嶺南派畫家黃啟濤在肖邦書廊示範
蕭邦藝文圖書館二週年慶
蕭邦歡慶二週年藝文活動系列
帕格尼尼摩西變奏曲 全曲特點只用一根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