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玲:從台灣美食展看台灣美食行銷的轉機

陳彥玲

人氣 7

【大紀元9月3日訊】美食是眾人之所好,古人有言:「民以食為天」。台灣美食展能持續了近二十年,的確不容易,也是成功行銷的模範。

不過,在全球一片要求節能減碳的呼籲和行動中,許多人開始思考四天美食展的精美裝潢、約15萬人次的參觀人潮,到底為台灣的美食寫下了哪些歷史?亮麗的裝潢拆掉之後,參觀者的腦海裡還留下了哪些印象?而這些又影響了台灣的民眾甚麼?兩岸的美食交流極盡妝點的華麗,褪色之後又搭起了甚麼樣的橋樑?

這些疑問幾乎可以在最後一天的台灣美食行銷高峰會,和參觀民眾的抱怨聲中找到答案。高峰會的貴賓有來自日本的料理鐵人陳建一、程一彥,和以台灣為娘家的作家平野久美子、食客電影的美食導演金秀珍、香港美食家蔡瀾和余健志、新加坡美食評論家黃懷玉、馬來西亞的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副會長林德來、德國知名美食雜誌主編Reginec和法國名廚Alain Cirelli。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不但有傲人的成就,難得的是吃了46道菜之後還能很中肯的提出建言,真正不負個中好手的名望。

細細的品味這些專家建言,真能找到台灣美食行銷的轉機,因為不論內銷或外銷、不論是商機或生活品質的提升,飲食乃生活的最基本,要了解一個國家的國力,從飲食的面貌一定能看出端倪。因為飲食呈現的樣貌肯定跟人民的價值觀不可分割。如果以腦科學的角度來看,若只有因為感官上的刺激所採取的行動比較不能持久,其連結腦部的運作也比較不深入,相對的就沒有「耐人回味」的後勁,那何談永續發展與傳承?

難怪這些海外的貴賓會告訴我們:「要用心的作好每個細節, 包括笑臉迎人、要相信自己、用心的對待每一個人是最重要的。」

「台灣的治安好,晚上在路邊攤都能安心的吃,人民善良人性溫暖,守住自己傳統的口味,不要偷懶,不要失去堅持與尊嚴。」

「觀光客要的就是差異性,請保留自己的特色,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台灣保有許多傳統的文化,一如故宮,台灣一定能作的出典型的中國菜,我們不會為了要吃『好吃』東西跑這麼遠來,但是我們會為了文化而不遠千里而來」。

因此,當要推展台灣美食於國際,想將台灣的觀光提升,必然要結合教育與文化的深耕,希望能跨部門的將教育、文化等相關的領域作一個具體而長遠的整合。台灣做的到嗎?台灣有懂神傳文化的辦桌老師傅,懂得為東家著想,依天地運行的時令而服務。台灣有年輕廚師會下鄉聽月琴,會為著探訪麻油而凌晨兩三點拿著相機紀錄最入心的香味,會從漢字理出人的飲食之道的用心堅持:一個「泔」字說盡飲食滋味,(泔的閩南音是餵食嬰兒的時候的用語也是煮粥的濃湯,嬰兒斷母奶的最初食也應是最純淨的滋味),以這樣的標準期許自己作菜已不為美食商機,而如古人之悟道。

台灣還有用文化入菜的廚師:一個紫蘇岩梅醬加生蠔和「東港那個魚」的料理,可以讓「鮮甜帶汁的酥脆」將「眼眶泛紅思鄉的感覺」真實呈現,準確的讓食客體恤漁家出海的辛苦。當一個廚師能以毛筆寫食譜且作詩詞,則其道德、用心、使命與致知已,不是幾面金牌可以涵蓋的了。這些無盡的文化資產確實值得國家保護與宣揚,他以一首「食而沸烹亦不知其道、雖有佳餚沸意不知旨也」,期待從生產到消費都能「敬天敬神、敬心敬德」,若以「敬」字代替「拼」為美食展的主視覺,則民眾自有定奪、行銷自有轉機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灣食品在紐約美食展以品質及包裝取勝
陳彥玲:從中國旅客在台脫隊談起
陳彥玲:「同心同德以心明鑑」保平安
四方美食/齊聚一堂 台灣美食展熱鬧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