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I:Web2.0行销完全解密(1.0版)

标签: , ,

1 Web2.0理念到底是什么?

  首先申明,web2.0 决不是什么新一代web技术,如果大家还在为BLOG、SNS、WIKI、DIGG而吵闹的话,那说明他还没有真正进入web2.0的终极价值之门— web2.0理念。因为,早在90年带校园里流行bbs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跨入了web2.0时代,或者更早的全民大字报的时候,我们也算进入了准 web2.0时代。

  Web2.0首先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本身必须首先适应商业伦理(关于理念和商业伦理的解释,请参考《新“哲学-政治-战略”框架理论》中的定义)的格局和发展阶段性。商业伦理其实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在不断变化,商业伦理也在不断变化,web2.0理念当然也在不断变化中。那么,近10年来,社会文化和商业伦理是怎么变化的呢?

  社会文化方面:

  1) 思想领域,官方对意识形态的限制越来越少,依据西方文化标准公开批评传统伦理道德的现象越来越多,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民众的是非观、利害观和善恶观正处在崩塌和重建的分界线上;

  2) 经济领域,由于维持和谐的相关制度如反垄断的空白,利益阵营正在迅速分化,一部分企业的幸福感正在增强,另一部分企业的不幸福感也在增强,后者为了改变生存状态,普遍具有竞争、创新的冲动,但也有害怕、茫然的潜意识;

  3) 个人层面,需要不断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丰富知识结构获得发展机会,广交领域内和跨领域的精英人士的需要越来越强,但同时对长久维持固定圈子的需求越来越弱;另外,为了发展某中爱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体验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为了某种准商业目的结成圈子互相攻击以迅速抬高自己的现象也开始越来越普遍了。这些都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商业伦理方面:

  1) 思想领域,只要不脱离文明人类的定位,在文字、图片、MV不出现违法或违反某些潜规则的内容,也基本上符合目标受众的理解水准,大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 经济领域,假设企业的利益干系人范围可以扩大到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那么,表达竞争、创新、害怕、茫然情绪的文字,一定是受欢迎的;

  3) 个人层面,带着稳定的目的,在某些固定的地方长期针对1类话题或几类话题发言,并通过别人回馈和主动回馈别人的发言来逐渐建立知名度、美誉度、权威地位、超权威地位,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此,现在web2.0的理念,决不是3年前的什么草根、叛逆、自由、去中心化等一大堆胡乱堆砌的辞藻,而是有逻辑关系支撑的一句话:跨越时空边界的原始资讯社会。具体来说:

  1)Web2.0充斥着政治潜规则,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但可改变的,哪个传统名人或资讯权威的博客的留言上不充斥着谄媚、羡慕、嫉妒的情绪,传统名人如老徐和资讯权威如keso今日的权威性树立过程也是个人奋斗的历史,但是,随着技术如web2.0土炮的进步和组织形式如圈子的进化,颠覆老权威的代价将越来越小;

  2)Web2.0正在颠覆传统的资讯分类格局,基于受众长期困扰或稳定需求的新型二级话题如“本地生活”将成为主流,但要突破内容粘性、展示空间、分众规模的几个极限值,却非常不容易

  因此,话题空间具有相似性的web2.0网站之间的合并必然是大势所趋,所谓“去中心化”其实毫无道理;

  3) 除非是活生生的理想交往目标主动发起交流,或者BSP具有足够的展示空间让发贴者露脸,否则,让用户贡献内容简直是做梦

  普遍的压力感和不满情绪只是让用户贡献内容的内因,受中国文化表达恐惧和被动反应影响,激发中国用户贡献内容的难度要更大,让活生生的理想交往目标主动发起交流,或者BSP具有足够的展示空间让发贴者露脸,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方法。SINA BLOG一个也没抓住,SOHU BLOG两个都抓住了;

  4)Web2.0是原始社会,但更是资讯社会,真正高品质的病毒性内容一定会以“思维的速度”进行扩散的,但前提是建立一个足够大足够铁的专业圈,并符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好的内容还一定要有好的圈子来认可,名人或资讯权威已经有一个圈子了自然不在话下,一般人要想使自己的内容具备病毒特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More↓↓↓

文章来源 : www.mie168.com 致信网

相关新闻
【漫话行销】一年应该有几次
【漫话行销】M型社会下你的产品选边站了吗
【漫话行销】大卖资料点的DataDot.txt
媒体消费革命:体验行销的魅力(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