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城語】股票‧鈔票‧選票

連城

人氣 1

【大紀元9月9日訊】全球資本市場投資氣氛近日回暖,惟中國A股繼續向下,昨日跌2.7%,滬指失守2200點。2008年滬市已經縮水近6成。不僅股票價值直線下墜,3%的負利率以及不斷攀昇的通脹壓力,也讓百姓覺得手中鈔票越發不頂用。內地股票與鈔票的悲情故事,相信會引起很多香港居民的同感。不過,可以令港人稍感安慰的是他們手中還有的另一張票——選票。

雖然這是張有缺陷的選票——既不能直選特首,也無力決定所有議員的去留——但是港人可以透過這張票,表達對現狀的態度,有限度地參與自己的未來,多少擁有些改變現狀的能力。從這點來看,港人確實比內地居民幸運不少。

中國的御用經濟學者常說,要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內地政體轉型才具備條件。當然,他們從未點明這個「程度」到底是在哪裏。實際上,這種評論本末倒置,現存的政治制度嚴重壓制了內地經濟的發展,而政黨制度又是中國政治體治改革的瓶頸。

首先,政黨制度不清,權力過度集中,公平競爭難以存在。公平競爭提高經濟效益、惠及消費者,是一個健康、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不可缺少的要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壟斷銀行業、保險業、煙草業、電信業、新聞媒體業以及大量外貿行業,政府商業活動的產出佔全國GDP總值超過四成,遠遠超出一般可以接受的兩成的水平。同時,人大代表八成五以上都是中共官員,法官又大多是共產黨黨員,經濟市場的監管機構隸屬政府,所以在內地市場的投資遊戲中,共產黨政府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腐敗行為肆虐,誰輸誰贏,不言自明。在這個環境中,公平競爭成為天方夜譚,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經濟效益也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對私有財產的不尊重,是共產專制體制的一個根本弊端。各地政府強命居民拆遷,以配合城市建設的案例不勝枚舉,充分反映出人民的私有財產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承認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是現代民主、法治、市場經濟的基本道德基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二三十年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政府,GDP以兩倍的速度增長 ,而勞工薪資只是在近兩年來才開始明顯增長,「國富民窮」直接導致消費滯呆,經濟不振。

看到大陸同胞的現狀,香港人應當更加珍惜與努力爭取,好好運用手中選票,否則未來處境將無異於大陸同胞。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 推動穩定股市措施
台股漲勢冠亞洲 大陸股市仍低迷
台降證交稅救股市 長期應擴大內需 
台政府基金代操投信:台股意外大漲 酌量進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