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亞洲大學創意燈籠賽 跳脫刻板印象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10日訊】 (大紀元記者王梅芬台中報導)由台中市文化局以及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主辦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燈籠創意彩繪競賽》, 9日在臺中市民俗公園 民藝廣場舉行頒獎典禮,參展作品有兩百多件,展現彩繪創意之美。參賽者利用各種方法及材質產生多種造型,由專家審查從第一階段入選30件作品,決選出金、銀、銅及佳作。

展品從平面設計圖到立體成形,走到實用的路線,參賽者從中啟發了新思維;例如有的用摺紙,有的用捲軸,有的用雨傘或用金屬等改變了傳統的做法。另外社區民眾的作品多屬於傳統型,也就是圓形燈籠,再經過亞洲大學基本設計科老師指導後完成作品。

亞洲大學創意商品學系,劉玉純老師,她表示:「這次彩繪燈籠著重在色彩的規劃,以年節為主題,是將傳統與創意創新結合。」

燈籠象徵著東方之民族藝術文物,留傳至今淵源悠久。燈籠,並沒有消失在現代科技的生活中,仍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連。台中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侯志祥科長表示:「燈籠是傳統的文物,在中國早期,燈籠是用的照明很實用,到現在是吉祥跟光明的代表。」

生活中最常見的莫過於迎神廟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古時多數「是用竹籤和竹篾做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燈籠,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也是一種象徵,例如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

這次展覽由學生和地方人士自己設計製作燈籠,作品跳脫傳統的刻板印象,有了新的生命力。經過創新以後,從材料形式、骨架做了改變之後,走出傳統,創新與傳統兼具之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