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鬥氣」談判無果

【大紀元1月11日訊】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總裁杜比納10日說,該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最新一輪談判中未能就2009年的天然氣供應價格和過境費率問題達成一致。

杜比納當晚從莫斯科返回基輔,他在機場對記者說:「很遺憾,三天的艱苦談判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他說,俄方堅持2009年向烏克蘭出售天然氣的價格為每千立方米450美元,這對烏克蘭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烏俄兩國間,因天然氣問題已持續爭鬥多年,由於烏克蘭每年需耗費的800億立方米天然氣,高達3/4需要仰賴進口,其中又以從俄羅斯輸入天然氣為最大來源。而俄羅斯要想將天然氣賣給歐洲各國,則有80%的輸氣管線必須經過烏克蘭,使得兩國呈現微妙的依存關係。

自「斷氣事件」發生以來,俄烏從各自利益出發,竭力將事態擴大,使其升級為政治問題。與此相反,歐盟卻希望大事化小,不願介入其中。

由於7日以來,俄羅斯經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天然氣被完全切斷,從中、東歐開始朝西歐擴散,至少有17個歐洲國家受影響。加上近日嚴寒氣候突降歐洲,受「斷氣」影響的歐洲居民雪上加霜。歐盟不得不為自身利益提高調門,對俄烏雙方施壓力度,迫使他們回到談判桌上來;另一方面,決定派觀察員實地檢測,促使俄烏盡快「通氣」。

1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鑒於有方各方已就派觀察員赴烏克蘭實地監測俄輸歐天然氣的細節達成一致,必須立即恢復對歐輸氣。

歐盟需要從俄羅斯進口1/4的天然氣和1/3的石油;而俄羅斯也需要歐盟,除了滿足其國內市場,俄生產的天然氣目前幾乎全都出口到歐洲國家。所以歐洲市場在俄輸往亞洲的管道建成以前對俄仍然舉足輕重。

俄羅斯與歐盟10日簽署一份議定書,同意成立過境輸氣監督機構,對位於烏俄邊境和烏歐邊境天然氣管道的輸氣情況進行監測。

根據俄塔社援引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發言人庫普裏亞諾夫提供的數字,烏方所欠俄方款項總計21.18億美元,11、12月的供氣費外,還包括4.5億美元罰款。但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對此則斷然否認,並聲稱該公司僅欠「中間商」俄烏能源公司12.6億美元,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並無債務問題。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霍普曼盃網賽  斯洛伐克技壓俄沙芬兄妹奪冠
烏總統否認偷取天然氣
美喬治亞簽戰略協議 重申支持主權領土完整
歐盟領袖將和蒲亭會面 努力解決天然氣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