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救房市 張金鶚:回歸市場機制 助業者自救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15日電)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今天表示,針對當前房市問題,應讓市場機制先行、政府介入在後,政府研擬的先租後買、房貸信保等,恐有替部分經營不善業者解套之嫌。

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今天舉辦「當前房市危機解套方案暨政府房市因應措施建言」說明會,由張金鶚主持。

行政院正研擬健全房市新方案,包括鼓勵先租後買、以政府信用保證提高房貸成數、協助建築融資還款期限、鬆綁陸資來台購屋限制等。

張金鶚表示,政府應有所為及有所不為,目前研擬的健全房市新方案,例如民眾若只租不買,將產生後遺症,認為政府現在不應過度刺激購屋需求、不應模糊負面資訊造成錯誤引導,不應一昧要求金融機構力挺所有業者、不應初期就替業者解套。

他表示,政府應協助業者提出自救方案,確保市場發揮機能,促使房價合理化,短期可提供租屋補貼,滿足基本居住需求,等房價回到合理水準,再提供優惠房貸等購屋補貼,才能達成雪中送炭目標。

目前政府到底該不該救房市?張金鶚表示,市場充滿許多矛盾說法,例如建商認為去年起房市不景氣,預期今年可望逐步復甦,但目前業者面臨不景氣、又不降價求售,景氣如何能復甦?建商要求政府救房市卻又不自救,政府這時出手相救,將延後房市復甦。

張金鶚表示,過去房市擴張期平均2到4年,但收縮期卻長達7至10年,房市從不景氣到復甦,會歷經推案量減少、議價空間擴大、交易量萎縮、空屋率增加、成交價下降、投資客斷頭增加、法拍屋潮興起、不良建商倒閉、不良債權出售等,但現在很多情況都還沒發生。

張金鶚表示,消費者投資失敗應自己面對,若由政府信保基金提高房貸成數,等於是拿全體納稅人的錢去做保證,未來若有呆帳也由全民一起負擔損失,由於政府研擬的利多方案偏重部分產業,短期可能會有短暫成效,但長期將造成市場混亂。

他表示,目前房地產的核心問題,是產業結構良莠不齊,及部分地區房價過高,建商若不願調降房價到合理水準,民眾仍無力購屋,就無法刺激購屋需求,恐延緩市場復甦。

張金鶚表示,解決房市問題的有效方式,仍需回歸市場機制,政府僅需從旁介入確保市場機能充分發揮,才能使「擴短縮長」現象獲得修正,加速市場復甦腳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