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北電申請破產保護 華為欲收購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加拿大電訊器材業巨擘北方電訊網絡已申請破產保護,分析師認為,北電即使能逃過破產命運,今後在電訊器材業已無足輕重。近日,加拿大研究公司GlobeMail表示,北電城域以太網已收到幾份「嚴肅」的要約收購書。幾大廠商都對北電的這塊肥肉虎視眈眈。

北方電訊網絡(Nortel Networks Corp. )昨天分別於加拿大及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北電股票一度曾為加拿大最知名股票,如今竟申請破產保護,不免令加拿大人心有戚戚焉。

資訊科技研究集團(Info-Tech Research Group)主任分析師伍茲邦(Andy Woyzbun)表示,就長期而言,不論北電最終結果為何,到達此一結果的過程均將不會順利。

伍茲邦表示,北電有可能會停止研發支出,使得該公司今後在資訊科技業變得默默無聞。資訊科技業的生存,靠的就是不斷的研發。

伍茲邦指出,北電不可能會拋棄它的銷售部門,也不可能拋棄生產部門,剩下可以削減的,只有研發。

卡拉瓦拉表示,從研發觀點而言,北電今後若有機會可以經由收購方式推出新產品,他們也會因為缺少現金而無法如此做。

DSAM顧問公司分析師史都華(Duncan Stewart)表示,他認為北電現有的顧客不必擔心,即使北電破產,其他公司必會收購,繼續提供北電的服務。

北電目前負債45億加元,員工退休金應繳金額20億加元。該公司目前尚有23億加元現金。史都華預測,北電可能會將公司分割出售,最後剩下的業務,在電訊器材業界將無足輕重。

華為蓄謀已久

北電最有可能出售的是城域以太網業務,以太網一直被視為近年電信設備供應市場增長最快的業務領域,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0%,部門銷售收入在公司銷售總收入中的比重高達14%。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北電公司揮淚甩賣以太網可能將是這家電信設備製造商出售更多業務部門的前奏。甚至,這可能意味著這家電信設備製造商行將分崩離析。

外媒稱,北電以太網部門已經收到「非常認真」的收購要約,消息人士透露,競購者包括愛立信、思科和諾基亞-西門子、華為。

據《東方早報》特約評論員鄧聿文向媒體表數,面對愛立信、思科和諾基亞-西門子等居全球前列的歐美廠商的競爭,除了出高價壓倒對手外,華為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同時許多業內人士反應,華為一向樂於親自開發,自行擴張,而且華為的資金鏈也值得懷疑。在國內CDMA網絡招標時,業內已有不少人擔心華為的資金問題。

近年來,華為淨利潤率逐年下降,同時負資產率也在上升。雖然2007年銷售收入高達125.6億美元,但是華為實際入賬淨利潤只有6.74億美元,如果再從收入中劃撥20億美元用於收購北電網絡,華為將可能面臨更嚴峻的財務危機。

另外,還有加拿大政府可能阻撓的擔憂。2008年初,為了確保已經出售給美國國防部的設備安全,美國政府阻止了華為對3Com的收購;目前,華為又受澳大利亞政府懷疑,其寬帶工程也正面臨審查。

2008年12月24日,據歐洲LightReading報道,大多數電信設備商正在準備應對以運營商減少資本開支為特徵的再一次行業衰退。

北電回眸

北電問題的根源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分析師說,當時該公司對高價收購非常熱衷。受益於通信行業的大發展,北電股票市值在2000年左右曾達到900億美元,宣稱擁有價值2.5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但2000年後這個大泡沫旋即破滅。

隨後電信設備市場一蹶不振,加之來自思科、華為等企業的激烈進攻,北電業績壓力逐漸加大,2004年曾試圖通過玩弄會計手法掩飾虧損窘境,為此付出了24.6億美元賠償的高昂代價,並出現高層人事動盪。

2006年開始,北電已逐步出現虧損,截至2008年9月30日,北電的債務已累計達到63億美元。

2008年9月,北電宣佈下調業務增長預期,並宣佈全球裁員1300人以降低運營成本。

2008年12月11日,北電收到紐約證交所通知,稱如在未來6個月內不能將股價提高到保留上市資格要求的每股1美元以上,它將面臨被摘牌的危險。

2008年北電網絡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便顯示,當季虧損額高達34億美元,每股虧損30美分,股價自該年初以來已下跌了97%之多。

目前,北電網絡CEO扎夫羅夫斯基正在為旗下以太網絡尋求買家而積極奔走。

近日,加拿大研究公司GlobeMail表示,北電城域以太網已收到幾份「嚴肅」的要約收購書。幾大廠商都對北電的這塊肥肉虎視眈眈。

相關新聞
Nortel再裁員 分析家稱可能面臨破產
傳尋求破產保護  加北電網路股價狂跌25%
電訊巨頭北電破產 配合中共圖存未果
美股暴跌 台股疲弱 終場重挫200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