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慧:組建城管公安絕非改革正途

肖雪慧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城管總是在提供新聞話題。涉嫌非法的全國城管局長聯席會議引起的風波未了,註定遭物議的「城管公安」又浮出水面。

組建「城管公安」的消息,是從南都社論《城管員警:解決問題還是激化矛盾》得知的——廣州進行大部制改革,在重組城市管理委員會的過程中,擬在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中增加城管特勤大隊,協助和配合城管執法。

儘管我國在製造超乎人想像的奇聞異事方面有非凡潛力,但畢竟政府一再聲言「執政為民」、「和諧社會」。而城管控制打壓小販謀生空間,是人所共知的基本事實,城管的暴力傾向給整個社會增添暴戾之氣,也是無法否認的。這兩個事實已經以最直觀最刺眼的形式讓人對執政理念的名實關係倍感困惑,如今廣州以改革之名組建「城管公安」,不僅進一步強化強勢一方的暴力,置原本就夾縫求生、生活困頓的一方更少生存空間,還在事實上為暴力對付小販這一龐大勞動群體正了名。果真如此的話,可以預見的結果是小販謀生之路更艱辛、城管與小販之間衝突更激烈,員警與小販群體的衝突也將不可避免,「為民」、「和諧」從何談起?

這消息夠驚人!網上查到的出自廣州日報的原始報導更驚人。這篇報導標題是《城管捉「鬼」公安隨隊執法》——「城管捉『鬼』」!語不驚人誓不休,偏向也毫不隱諱,可也坐實了城管從不承認但人們憑長期觀察形成的看法:城管主要是對付小販的。

該報導透露此「改革」舉措時,轉述了城管負責人說法:此項改革意味著此前一直呼聲甚高的「城管公安」將逐步揭開神秘的面紗,今後公安人員可以隨隊城管上街執法,不僅能有效減少暴力抗法,城管執法人員在暴力抗法中被動挨打的尷尬局面也可以得到根本解決。談及隨同前往的公安與城管的分工,該負責人表示:前者主要維護現場治安、防暴抗暴,「對於城管被打傷的刑事案件也會負責調查」。「至於捉走鬼,還是由城管執法者負責。」

這番解說,一個無主語的「呼聲甚高」,會使不明究底的人誤以為是社會各界呼聲,實際上卻是一方面急於擺脫身份尷尬,另一方面有強烈擴權衝動的城管的部門要求。然而,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出臺任何措施,充分徵詢利益相關者各方是決然不可邁過的一步。這項措施影響所及,首先是小販群體,此外,還有數量上也許遠比小販多得多的中低收入市民、甚至收入不低但親睞小販商品多樣和服務方便的人群。而首當其衝的小販群體,是我國近一二十年極端「車本位」的城市空間配置和病態的城市理念最直接的受損者,不僅生存空間被收縮、擠壓,而且當他們莫名其妙成了一個准暴力機構的「執『法』對象」之後,被粗暴對待,被追趕、呵斥、拳腳相加,就成了幾乎每個小販的經常體驗,在這種極端屈辱的經歷中,他們作為勞動者的人格和尊嚴也遭到了無情踐踏。

推出一個勢必影響眾多人生存權利和生活成本的舉措,不徵詢受影響群體的意見,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如果真有這樣的「改革」措施,究竟經過了什麼樣的程式?有沒有聽證?聽證對象的選擇是否合理,都應該公佈出來,不能黑箱操作。

而十多年持續打壓小販已經積累了難解的矛盾,「城管公安」只能使矛盾更加難解。這從內含於「城管公安」這一稱謂的傾向可以預見,更可以從那位城管負責人的說法見出端倪。

小販與城管之間的暴力事件,誰是攻擊方、誰是躲避方,誰濫用暴力,在這個問題上,全社會有基本事實判斷。但城管負責人卻把自己說成「被動挨打」一方,說城管公安將負責調查「城管被打傷的刑事案件」,至於城管(或「協管」)打死打傷小販,根本不在考慮之列。對於城管職能,負責人給自己部門定位在「捉鬼」!

一個部門負責人如此罔顧事實,如此自我職能定位,如此自我偏向,視「城管公安」為部門保鏢,權力在實際運作中只會更出格。一旦組建城管公安成了事實,在城管與小販的衝突之外,還將迫使公安與小販衝突頻發。前一經常性衝突已經使我們這個社會不堪承受,後一情況,則根本承受不起!

組建「城管公安」,激化矛盾,是為不智;偏向強勢,是為不公;打壓小販,既抬高市民生活成本,也收縮底層謀生空間,是為道義有虧。不是任何新舉措都可以稱為改革的,改革是有向度的。不智、不公、不義,肯定不是改革方向。

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作者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肖雪慧:希望這個推測是錯的
肖雪慧:又是黔驢技窮老一套
肖雪慧:核心利益?「核心」的利益?
肖雪慧:譚作人應該回家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