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綠憂油電漲 引發民怨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0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面對馬政府要優先推動能源稅,民進黨19日會商後認為當前看不到馬政府要課能源稅的配套方案,擔心會嚴重衝擊油電民生物價,因此表明長期來看雖不反對課能源稅,但是因當前看不到配套措施,因此無法表示對課能源稅的支持。

據了解,民進黨擔心課徵能源稅卻無配套措施,中油與台電會把油電的成本轉嫁給民眾,引發更多的民怨。

民進黨19日召開重大議題協調會報討論能源稅問題,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表示,長期而言,民進黨人士基本上並沒有反對課能源稅,因為它是一個「綠稅」,但要顧慮到老百姓的「帳單越來越多」,不能把所有問題都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政府未清楚評估*

劉建忻說,現在看不到馬政府對課能源稅的配套措施,首先是相關費用稅金的整合,到底消費者多繳了能源稅後,那些地方可減少稅金的支出,這個計算數字還沒出來。

其次,劉建忻表示,政府並沒有配套調整中油成本不合理之處,如果檢討成本哪裡不合理,再增加能源稅,不見得成本就會減少。

劉建忻說,能源稅加上去之後,對於出口產品的價格影響如何?對運輸業造成的影響又如何?馬政府就這部分也還沒有清楚的評估,因此在政府尚未拿出配套措施前,民進黨暫時無法表達支持的立場。

台庶民經濟 找庶民開刀?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特稿)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上任後,喊出所謂「庶民經濟」,盼貼近民眾生活,但近來行政部門的政策,包括調漲健保費、調高營業稅及開徵能源稅等,都是要向民眾搶錢加稅,難怪連藍委都質問:「這是哪門子的庶民經濟?」

財政部規劃最快後年開徵「能源稅」及「碳稅(溫室氣體環境稅 )」,且分十年調高稅額,根據賦改會版本,開徵第十年以後,每年稅收將高達四千多億元,未來水電燃氣等價格都將高漲,加上企業成本轉嫁效應,將帶動國內物價上漲,不僅經濟成長及產業發展受影響,民眾能源及消費支出勢必大增。

財政部聲稱,開徵能源及碳稅,增加的稅收將用於補貼低收入戶及大眾運輸,並配合取消四項貨物稅、印花稅、娛樂稅及調降所得稅等,若搭配措施得宜,將可達成節能減碳、經濟發展及福利分配等目標,實現「三重紅利」。但這個「三重紅利」的大餅,恐怕又是看得到、吃不到,政府強調將補貼低收入戶及大眾運輸,盼藉此取得加稅正當性,但真正受益的民眾能有多少?

更何況,開徵能源及環境稅,企業增加的成本可以轉嫁消費者,最終都是由一般民眾負擔,但未來減稅卻是企業及富人受益最多,難道不是變相的「劫貧濟富」嗎?

另外,政府以台灣能源價格低於日韓為由,擬分十年調升能源及碳稅,但台灣國民所得不到日本的一半,能源價格卻要相當,老百姓的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正當台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實質薪資退回十三年前水準,即使後年開徵能源稅時,國內經濟已恢復成長,但薪資停滯問題仍難改善,此時是否要貿然開徵能源稅,政府真的要三思而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