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工程師竊密被捕 前福特經理透露內情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寅芝加哥報導)前福特公司高級工程師、大陸籍郁向東被指控竊取福特汽車公司的商業機密於10月14日在芝加哥奧哈爾機場入境美國時,遭到美國警方拘捕,並將於美國時間20日在底特律法庭接受審訊。

美國司法部稱,47歲的郁向東曾於1997年到2007年在福特汽車公司任職工程師。2006年12月,郁向東將大約4,000份文件,包括敏感的設計文件,拷貝到外接硬盤上。FBI注意到,郁向東的這一舉動發生在通知福特他將辭職之前,那時郁已經接受了中國大陸一家公司的聘用。

美國司法部的報告指出,郁向東拷貝的文件涵蓋發動機、變速系統、車門結構、轉向系統等。郁向東曾經分別與2005年和2008年兩次使用福特的內部文件謀求在中國汽車公司的工作。

據中國大陸媒體透露,郁向東2007年從福特離職後,到中國的富士康工作,幾個月後,又開始跳槽。2008年,郁向東接觸上海汽車集團(簡稱:上汽),但沒有成功。最終郁向東被北京汽車公司(簡稱:北汽)錄用。

美國司法部的報告表示,福特公司起訴郁向東的罪名共有三項:竊取商業機密、意圖竊取和出賣機密,和非法存取加密電腦資訊。這些起訴最高刑罰將是40年監禁和125萬美元的罰款。

FBI早已開始調查 大陸企業內部亦可能有線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前福特經理向本報表示,2006年秋天,福特公司某主管親口向他透露,公司已注意到部分華裔員工非法獲取公司技術。那時郁向東還在福特任職。

「其實在福特公司內部,因為要做科研的關係,很多文件都是可以瀏覽和共享的。但是,每個員工都十分清楚,下載公司文件私用絕對是違法的。」這名前福特經理指出,郁本身是做車身設計的,發動機之類的資訊和他的專業毫不相干,所以他獲取這些文件肯定會引起公司的懷疑。

這名前福特經理猜測,中國大陸可能有內線,配合了美方的調查:「美國方面做出起訴之前,通常都要獲取明確的證據。郁攜帶福特的技術資料到上汽和北汽求職,福特和FBI應該不會知道。所以我想,在中國上汽和北汽,也可能有人告密。特別是中國大陸人事關係複雜,競爭激烈,如果有人揭發郁的行為,也不奇怪。」

郁向東事件警示「海歸」和在美華人

這名前福特經理指出,郁向東事件給「海歸」們一個重要的提醒,因為回中國大陸的「海歸」們可能也有類似的情況。「特別是,郁向東在回大陸幾年後,在美國機場被捕,說明他早就進入FBI的觀察名單了。」他說:「一些有類似行為的海歸,以後出國,可能需要三思而行,如果『心中有鬼』,恐怕從此不敢再來美國,甚至出國都要謹慎了,搞不好成為『郁向東第二』。」

這名人士又表示,在美的一些人因為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識,也會重蹈覆轍。特別是,有些人在美國公司中工作數年後,發現沒有晉升的機會,就想回大陸再發展,攜帶美國公司技術機密回去交換一個高管的職位,不可謂不是一個捷徑。「但是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所有在公司電腦上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下來。」

2000年後中國出現「海歸」回流潮,在底特律的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也陸續有人回到中國大陸發展,如北汽的總裁汪大總曾在通用工作,2006年加入上汽,後加盟北汽。

郁向東曾是華人社區活躍人士

郁向東活躍於底特律華人社區。1995年,他參與創建了底特律中華商會,以「中國論壇」的形式介紹在中國大陸從事貿易和建立合資企業等有關事宜,曾經接待來自中國大陸的十幾個貿易代表團,幫助安排美國商務考察團到大陸進行參觀等。1996年,郁向東被選為底特律中國人協會理事。

郁向東的另一位朋友稱,郁向東和大陸聯繫密切,有些名氣,早在1999年,大陸雜誌《華人時代》第五期曾以《郁向東讓美國人豎起大拇指》為題報導過郁的事跡。而在福特,郁始終是普通的工程師。兩面的對比,可能讓他產生「心理落差」。特別是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不斷有人回大陸再發展,多數都任高級管理職位,而他卻在福特公司「不太得志」。2006年,中國的富士康公司在底特律大舉招聘人才,「也許那時,郁向東就有了跳槽的想法。」這位人士表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衛報》:英國憂慮中共商業間諜行爲
美媒體稱矽谷成中國經濟間諜犯罪溫床
美國製藥公司控訴中國商業間諜
屢遭網路間諜攻擊  德指控中共幕後主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