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高峰會 報業、網路龍頭針鋒相對

【大紀元10月22日報導】(中央社舊金山21日法新電)「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 Journal)總編輯湯姆森(Robert Thomson)今天抨擊Google,指控這家網路搜尋巨擘是網友「雜交」閱讀網路新聞的推手。

湯姆森在一場Web 2.0討論小組會議中,對這家網路龍頭猛烈砲轟。湯姆森和Google搜尋產品部門副總裁梅爾(Marissa Mayer)都出席了這場會議,探討網路新聞匯集(online news aggregation)當道的世界裡,新聞業究竟該何去何從。

當會議討論到Google依據網友搜尋項目為新聞報導提供連結的做法,究竟是鞏固傳統新聞機構或是逐步侵蝕其業基,湯姆森砲火全開:「梅爾促成網友雜交般的閱讀習慣而不自知。」

他說:「這個商業模式根本是缺乏忠誠度的線上瀏覽行為。如果有人搜尋『Hamid Karzai』,跳出來的網頁並不會增加新聞網站的流量。」

梅爾反駁說,Google的用意是要把尋找新聞報導的網友引導到新聞網站,如此網站就可以賣廣告獲利。

梅爾表示:「新聞業現在正經歷一段過渡期。我們做了很多事來幫助報業。」

梅爾說,Google一年支付給報業逾50億美元,並創造出「許多網路流量,理想上能帶來收益」。

梅爾指出,如果新聞機構不想讓內容被搜尋到,有些網路工具可以防止新聞報導的連結出現在Google的搜尋索引中。

美國熱門網路媒體「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Post)的總裁希波(Eric Hippeau)說:「我不懂為何有人會討厭Google。多虧了Google,網路出版品享有很大的銷售量。」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數位部門資深副總裁、討論小組成員之一的尼森何茲(MartinNisenholtz)認為,報紙將被網路擊垮的概念是個「老掉牙的說法」。

尼森何茲說,過去幾年,「紐約時報」的銷售量一直很穩定。

尼森何茲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亦然。」他認為,對新聞機構而言,這是個充滿機會的時機。

尼森何茲指出,「如果只是舉起手來大喊『暫停』,表示你將會被網路的巨輪輾過。你必須開創出一條路來。」

湯姆森指出兩者間的不同,一個是調查並報導新聞,然後放在網路上,一個則是像Google一樣的公司,把別人的智慧結晶匯集起來。(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相關新聞
看網路新聞要收費?谷歌為報紙開新平台
奧巴馬「驢蛋說」掀網路新聞標準辯證
選擇Comwave 長途服務的理由
美報業苦撐 但求政府修改稅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