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財務問題 互信度低 台DRAM業整併難

人氣: 1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6日電)政府推動DRAM產業再造方案充滿變數,面板業卻順利自行展開整併。為何面板業能整併,DRAM業卻不能?業者分析,DRAM廠財務問題及各廠互信度低是關鍵。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決議要求經濟部應停止推動「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業再造方案」,為政府推動台灣DRAM產業再造添增變數。

當政府推動DRAM產業再造已近1年,恐將落得白忙一場的窘境;台灣面板業卻在業者自發性推動下,展開整併,群創決定與奇美電合併,震撼國內外面板業。

在合併題材激勵下,奇美電今天股價跳空漲停,群創也由黑翻紅,終場上漲新台幣1.4元,漲幅約2.98%;從奇美電、群創強勁股價表現,及市場掀起一波新奇美電概念股追逐熱潮,顯見各界對這宗合併案高度肯定。

令人好奇的是,面板廠能夠進行整併,台灣DRAM廠為何在政府出面主導下,反而風波不斷,目前甚至可能遭到挫敗。

台灣法人指出,群創若非有鴻海集團強力後盾支持,這宗合併案恐難以成局,並獲得市場高度認同。

不過,DRAM業者表示,發動整併的廠商確實需要具備雄厚財力,但各廠的意願仍居重要關鍵,因為南科與華亞科的母公司台塑集團,同樣具備雄厚實力。

另有DRAM業者分析指出,台灣DRAM廠製程技術來源不同,差異大,添增整併難度;財務問題及各廠互信度低才是DRAM業難以推動整併的關鍵。

除了茂德有1筆110億元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於今年2月14日到期,力晶也有1筆1.57億美元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於今年6月17日到期;此外,台灣5家DRAM廠總負債逾新台幣4000億元,財務包袱確實相當沉重。

業者說,嚴重的財務問題應是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主導的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TIMC)決定不整併現有DRAM廠的主要考量。

有業者直指,台灣DRAM業除非有廠商倒閉,過去的財務包袱消除後,才可能出現整併案例。

觀察台灣DRAM產業狀況,業者表示,政府不須跳上第一線,出面主導推動DRAM產業整併,以鼓勵、促成業界整併即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