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刀:問題富豪背後為何少不了問題官員

禾刀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訊】媒體消息說,深圳首富黃茂如被傳涉及內地首富黃光裕一案遭公安機關帶走,但目前該消息沒有得到證實。各類富豪榜向來被稱為「殺豬榜」,意謂上榜中人特別容易「出問題」,這次可能又一次被驗證。

  8月26日發佈的《胡潤百富榜-中國富豪特別報告》披露,10年來登陸胡潤百富榜、財富令人艷羨的1330位中國富豪們,有49位發生了各種變故,其中被判刑的16人,尚未宣判的3人。(《廣州日報》12月18日)

  問題富豪占10年百富榜總人數僅3.7%,對富豪群體主流似乎構不成什麼威脅。不過,從涉案金額以及社會影響來看,其負面作用之大令人瞠目結舌。雖然沒有永遠屹立不倒的富豪,但如果富豪前仆後繼絆倒在法律面前,至少意味著社會造富路徑有糾偏的必要。

  注意到,緊隨問題富豪其後的,往往是身世顯赫的高官接二連三翻落馬下。許多時候,問題富豪表面看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而一些手握重權的官員也表現出迫不得已、無可奈何,但在這背後到底有多少官商勾結內幕?眼下的事實是,每一次內幕的揭開,幾乎均顯露出權力尋租的肆意張狂。

  不久前,在《南方週末》創刊25週年慶祝活動上,萬科董事長王石在主辦方提供的幾個標籤中,為自己選擇了「不行賄」。在隨後的發言中,王石透露了萬科「不行賄」的商業道德底線及其受到的廣泛質疑:一次企業家論壇上,他與一位嘉賓先後發言,「我講我不行賄,下面沒有掌聲;他講他行賄的時候,下面掌聲雷動。我坐在台上多少有點尷尬。」(《新京報》8月26日)

  行賄者有市場受人追捧,不行賄成孤家寡人備受冷落。在一個崇尚灰色哲學的權力變現環境裡,不行賄意味著很可能喪失一個博得權力者好感,從而或搶佔政策先機、或打政策擦邊球、或拿政策作內幕交易的豐厚回報良機。富豪的話語代表是錢,官員的話語代表是權,在「你恩我愛」的情形下,如果權力本身不具有高度自警意識,如果各項監管措施效率不高,如果權力違規成本很低,官商勾結的風險必然很小,官商勾結就必然成為一些人的選項。

  實際上,那些致力於利潤最大化的商人,很容易在權力的誘惑與脅迫夾擊下就範,投「權」所好。事實上,也正是官商勾結的高回報,才造就一些富商攀附權力高枝後,財富得以超常規速度增長的不正常現象。

  問題富豪背後為什麼總少不了問題官員?客觀講,即便法制再健全的社會也難以避免不會出現問題富豪,但如果富豪接二連三倒掉,而且背後又屢屢出現官商勾結的影子,那麼至少應從社會機制和法律角度這兩個方面,深入反思社會造富路徑的健康問題,畢竟這是培養公眾信賴與景仰致富模範的根本,也是更多人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轉自《燕趙都市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禾刀:若權力不能關進籠子,則問題富豪層出不窮
【名家專欄】邁阿密是21世紀的威尼斯嗎?
【名家專欄】全力阻止中共封鎖台灣
周曉輝:美歐重磅行動在路上 海康威視與阿里開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