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富可敌国缺监督 恐成金融地雷

标签:

【大纪元12月3日讯】〔自由时报编译卢永山/综合报导〕虽然欧洲银行业已逐渐脱离信用危机,但有些业者的资产规模却更甚以往,“富可敌国”却缺乏监管,恐种下下一波金融危机祸根。

根据彭博的资料,从2007年以来,欧洲有至少三百五十三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增加,十五家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甚至比该国经济产值还大,高于三年前的十家。

尽管欧盟各国已拆分接受纾困银行,对于未接受政府纾困,且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却未严加监管。从2007年以来,欧洲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增加二十五%,美国银行业为二十%。

伦敦研究集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拉斯塞列斯表示:“我们正在为下一波危机种下祸根,过去两年我们的作为只是让银行变得更大。”

在信用泡沫时期,银行业大举扩张资产负债表,借入廉价资金来提供贷款和进行投资。截至2008年为止的十年,苏格兰皇家银行透过并购、提高交易和增加放款,资产规模膨胀了二十九倍,在这段时间,该行并购金额高达一千四百亿美元,2007年更以天价收购荷兰银行,导致该行周转不灵,前后向英国政府申请纾困七百五十亿美元,成为全球接受政府纾困金额最高的银行。

从2007年以来,巴黎银行的资产规模增加五十九%至二.二兆欧元(三.五兆美元 ),约等于法国GDP的一.一七倍。巴克莱银行的资产规模增加五十五%至二.六兆美元,为英国GDP的一.○八倍。西班牙Santander的资产规模增加三成至一.○八兆欧元,约等于西班牙的GDP。

苏格兰皇家银行承诺在五年内减少资产规模四成,欧盟执委会也命令德国商业银行、Lloyds金融集团和ING集团等出售资产,作为政府纾困的条件。

但欧盟无权监管未接受纾困的银行业者,这些业者还趁欧洲经济萎缩,很多同业财务吃紧之际,大举进行并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敌价格战 日本车企5月在华销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