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冷靜應對職場壓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紐約綜合報導)即使是在繁榮時期,在工作上一直保持冷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引發了各行業的裁員大潮。人們都比以前更擔心自己的飯碗牢不牢靠,加上房子的價值、教育費用等等的其他問題本來就已經夠讓人撓頭的了。更糟糕的是:一些企業的老闆因不堪重負以及同事往往會將壓力轉嫁給其他人。

心理健康專家表示,2009年的壓力跡象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因財務或工作問題造成的精神壓力而尋求專業幫助。據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會員制機構員工協助專業協會 (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統計,(2008年)自貝爾斯登崩潰以來,打給員工協助方案的電話增加了10%左右,員工協助方案旨在為有心理健康問題和私人問題的人提供幫助。

當你面對職場壓力時,學會下面幾點,或許會變壓力為動力,消壓力於無形。

價值觀和人生定位

自我的人生價值和角色定位、人生主要目標的設定等等,簡單的說就是:你準備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人生準備達成哪些目標。這些看似與具體壓力無關的東西其實對我們的影響卻總是十分巨大,對很多壓力的反思最後往往都要歸結到這個方面。

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擁抱壓力

我們要認識到危機即是轉機,遇到困難,產生壓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個問題處理過程,就成為增強自己能力、發展成長重要的機會;另外也可能是環境或他人的因素,則可以理性溝通解決,如果無法解決,也可寬恕一切,盡量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正向樂觀的態度不僅會平息由壓力而帶來的紊亂情緒,也較能使問題導向正面的結果。

蘇必利爾湖大學(Lake Superior State University)校長、專門研究職業心理健康的心理學家羅德尼‧L.洛曼(Rodney L. Lowman)說,工作環境可能導致精神疾病,如果我們將健康的、心態良好的人放在槍林彈雨的環境中,他們覺得沮喪和焦慮的可能性很高。

專家表示,最顯著的警示信號是行為的變化,包括工作方式、飲食習慣等等。一些人可能會開始拚命工作。他可能會遲到,顯得沮喪、孤僻或粗暴,好像越來越不耐煩。得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預防性壓力管理教授奎克(James Campbell Quick)說,問題不在於與眾不同,而是所發生的變化。

自我反省 一切隨其自然

理性反思,積極進行自我對話和反省。對於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而言,面對壓力時可以自問,「如果沒做成又如何?那就是隨其自然。」這樣的想法是一種有效疏解壓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個性較容易趨向於逃避,則應該要求自己以較積極的態度面對壓力,告訴自己,適度的壓力能夠幫助自我成長。

加強溝通

平時要積極改善人際關係,特別是要加強與上級、同事及下屬的溝通,同時在壓力到來時,還可採取主動尋求心理援助,如與家人朋友傾訴交流、進行心理諮詢等方式來積極應對。

在試圖幫助承受精神壓力的人時,最重要的是與對方產生共鳴。威斯康星州Waukesha的心理學家、為企業擔任顧問的約翰‧韋弗(John Weaver)說,要讓對方知道你理解他們的處境。

如果你發現同事出現問題,你或許會想提供幫助,這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你是老闆,除了減輕壓力,你還得擔心員工的效率以及辦公室的士氣。

問同事過得怎麼樣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會有幫助。但重要的是不要冒昧。洛曼說,像「我覺得你在工作中有許多壓力,你應付得怎麼樣」這種說法是可以的,重要的是進行交流,而不是要求對方回答問題。

永遠不要說別人有精神疾病。員工協助專業協會的倫敦說,你只能描述其行為,而不要直接下結論;你不能說「我覺得你有厭食症」,只能說「我很擔心,我覺得你瘦了很多」。也不要說「我覺得你是個酒鬼」,只能說「每天晚上下班後你都喝6瓶啤酒,我對此很擔心」。

工作上壓力不要帶回家

我們要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注重業餘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間:與他人共享時光,交談、傾訴、閱讀、冥想、聽音樂、處理家務、參與體力勞動都是獲得內心安寧的絕好方式,選擇適宜的運動,鍛練忍耐力、靈敏度或體力等等,持之以恆地交替應用你喜愛的方式並建立理性的習慣,逐漸體會它對你身心的裨益。

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壓力,其實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質,就是突出表現在對明天和將來的焦慮和擔心。而要應對壓力,我們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觀望遙遠的將來,而是去做手邊的清晰之事,因為為明日作好準備的最佳辦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日常減壓:保持健康學會放鬆

以下是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減輕壓力的8種具體方法,簡單方便,經常運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早睡早起。
  2、同家人和同事共同分享工作的快樂。
  3、一天中要多休息,從而使頭腦清醒,呼吸通暢。
  4、利用空閒時間鍛練身體。
  5、不要急切地、過多地表現自己。
  6、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盡善盡美的。
  7、生活中的顧慮不要太多。
  8、培養豁達的心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輕熟女保養品 強調抗老抗皺
FUN演生活甩憂鬱 輕鬆玩轉職場
告別單身    創造幸福人生
國會第16選區爆冷門 溫和派民主黨拉蒂默贏進步派鮑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