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旱情暴露基礎水利設施落後等缺失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月1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大陸北方嚴重旱象暴露一項重大缺失,就是基礎農田水利設施落後,一旦面臨緊急情況就「盡顯疲態」,因此儘管各部門「高度重視」,但仍是力不從心,收效甚微。

北京「光明日報」分析基礎水利設施落後的原因,首先是過去政府一向比較重視大江大河的水利設施,許多基層抗旱水利工程還停留在「1畝地1元錢」的低水準投資,自然年久失修,一遇到50年以來最嚴重旱災就難以負荷。

其次,有限的經費沒有真正落實,「在很多時候成了一些領導裝扮門面、應付評比的政績工程」。這也和大陸農村實施土地家庭承包制有關,農田水利灌溉以小農小戶為主後,就少了當年負責管水的組織。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民眾對預防旱災的常識不足。

報導分析,一般的水災、雪災、火災等災害,來得快也去得快,範圍也不會很大,但旱災受氣候影響使它持續性較長,加上一般人在「不溫不火」的災情面前,總容易失去憂患意識,鬆懈警覺,以為「不會死人」而能撐多久就撐多久,都直接影響抗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中國大陸這次旱象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甘肅7個小麥主產省份。從去年10月下旬以來,很多地方連續100多天沒有下過一場雨雪,而且乾旱有往南移的現象,全中國耕地受旱面積已超過3億畝。

相關新聞
中國房地產和科技股跌入熊市泥潭
涉恆大審計 傳北京準備對普華永道罰款10億
太陽能技術獲突破 或有助美遏制中共壟斷
中國汽車博主一審被判:向特斯拉致歉 賠25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