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貓貓」調查團被曝光 網友質疑作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2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在雲南警方公佈看守所內有在押人員因為「躲貓貓」一類的捉迷藏遊戲而死後,「躲貓貓」一詞便開始風行網絡。2月19日,網民熱點轉到了此事的調查團上。然而在經歷尷尬的調查後,真相並未大白。這些質疑案件的網民代表,反成遭質疑的對象。

組建網民調查團

據《春城晚報》,2月19日,為應對躲貓貓事件,雲南省宣傳部副部長伍皓開始組建一個網民調查團。調查團共15人,其中相關部門工作人員4人,媒體代表3人,網民和社會各界代表8人。

2月20日上午,調查團來到晉寧縣公安局的事發看守所。透過鐵網和玻璃窗,詳細查看了看守所的環境。「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我們再次提出要看監控錄像,也因相關規定而被拒絕了」成員李寧說,調查團查看了一些文字資料後,離開了看守所。

21日凌晨2點左右,報告正式於網上發佈。在報告中,調查委員會明確指出,他們本有5個目標,但事實上,幾乎一個都沒能完成。這5個目標是:1.聽取晉寧縣公安、檢察等部門的情況通報,然後進行提問;2.前往看守所案發現場查看;3.向事發當時的值班民警、看守所醫生諮詢情況;4.詢問「躲貓貓」事件中與死者李蕎明同一監捨的當事人和目擊者;5.查閱事發當日看守所的監控錄像,查閱看守所值班日誌、死者病歷、屍檢報告等相關文字卷宗。

其成員被懷疑是托

《南方都市報》報導,22日凌晨,在天涯論壇上,開始有網友質疑調查團是宣傳部門的托,整個事件是在作秀。網友開始啟動人肉搜索。很快一些線索浮現在論壇上,調查團成員之一「風之末端」本名趙立,自我介紹為網站編輯。但有網友搜索到《昆明日報社2007年工會工作計劃》,其中趙立為工會的宣傳委員,計劃中所登照片也與本人一致。

文章作者、生活新報記者溫星,亦是「躲貓貓」調查團成員之一。網友從溫星博克上搜出這篇文章,證明二人早就有過接觸,並據此認為兩人同時入選有受人操控的嫌疑。

調查團副主任「邊民」是另一個被網民重點調查的人物。他的真實姓名是董如彬,在生活新報網擔任評論總監。在一個鏈接指向的新聞網頁中,「邊民」和「風之末端」同時出現在一個研討會上。這場研討會召開於今年1月22日,主題為「雲南電視台新聞宣傳改版創新」,二人的身份皆為「熱心觀眾」。有網友把「邊民」和「風之末端」稱為「老演員」,挖苦二人「其實已不是第一次合作演習了」。

人肉搜索曝光了調查團所有網民代表的真實身份。他們均有媒體從業人員的經歷和背景,因此也無一例外被看作體制內人士。有網友直接給他們貼上了「五毛」的標籤。在網絡世界中,「五毛」是一個貶義的稱呼,意指接受政府聘用和指導,就熱點問題發表觀點、引導輿論的全職或兼職評論員。

這一「指控」進一步導致網友對雲南省委宣傳部選拔程序產生質疑。頗有代表性的言論總結說:網民代表成為官方的工具,後者通過前者成功實現了「佔領天涯」的目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宗緯見學友  害羞躲貓貓
「躲貓貓」成中國網路新流行語
繼「俯臥撐」 「躲貓貓」爆紅網路
雲南24歲村民在看守所離奇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