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中國大旱與反聖嬰現象有關

人氣 9
標籤: ,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6日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楊學祥指出,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反聖嬰現象(La Nina)導致歐洲嚴寒,中國北方遭遇的嚴重乾旱也與反聖嬰現象密切相關。

綜合江蘇「現代快報」和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報導,眼下發生在中國小麥主產區的這場旱災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廣、程度之重歷史少見。

華北、黃淮、西北、江淮等地秋冬連旱,降水較常年同期減少70到90%,部分地區乾旱程度已接近或突破歷史紀錄。

報導指出,和去年春天中國南方的雨雪災害相較,今年北方災情延續時間可能更長,範圍可能更廣,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表示,去年12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進一步加強,熱帶海洋大氣已進入反聖嬰現象狀態。不過,據分析,目前的反聖嬰狀態可能只持續3個月左右,就會減弱恢復正常狀態。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昨天公布北方旱災最新進展。報告顯示,去年10月下旬以來,中國北方冬麥區降水量普遍較常年同期偏少50到80%,降水量之少為30年一遇,特旱區達50年一遇。

截至1月31日,中國氣象乾旱區波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陝西、甘肅和寧夏,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達到特旱,對當地冬小麥造成較大影響。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科學家張稱意指出,今年冬天,中國北方氣溫較往年高,土壤水分蒸發過快,是導致旱災的主因之一。

中國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反聖嬰現象有增強趨勢,中國北方春旱「不可避免」。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田以堂說,這次旱災具有時間長、範圍廣、災情重、危害大的特點,加上入冬以來幾次強降溫天氣造成旱凍交加,對冬小麥安全越冬正常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報導指出,這次中國多省市大規模乾旱並不是特例。亞洲地區包括東南亞、中南半島的越南、緬甸等地,從去年11、12月起降水就比較少,都屬於比較乾旱的地區,這是由於來自南海、太平洋的水汽輸送,以及從印度洋、孟加拉灣過來的水汽輸送較弱,造成中南半島、印度次大陸出現較嚴重的少雨和乾旱情況。

相反的,在西半球、北美等地,暴風雨就比較強。

田以堂指出,「氣候變化異常,我們國家包括世界上都是公認的,氣候異常給我們國家以後增加會極端氣候事件,就是說洪澇可能多,乾旱也可能多,頻次會增加。」

相關新聞
摩托羅拉發表商務旗艦新手機
新建水淨化廠 經營權遭質疑
台環署籲投資電子廢棄物回收 打造綠色矽島
木柴火爐回歸美國家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