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中如何親子教育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凡迪南灣報道)在目下的金融危機中﹐許多家庭面臨經濟困難。親子書房中文圖書館4月19日在南灣世界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主題是經濟危機中的親子教育。

畢業於台大社會系﹑後赴美獲得幼教博士的陳姝伶介紹了在經濟危機情況下,訓練孩子遇到困難時懂得如何處理﹐幫助父母教導對不同年齡孩子培養金錢價值觀念,面對經濟困難如何與子女溝通等。

訓練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現在正處於經濟危機,有些人承受不了經濟困難,做出自殺,或傷害他人的事。陳姝伶博士表示看到這麼不幸的事,家長們借此機會反省自己。如何培養自己的小孩挫折忍受力.如果以後他們踫到挫折時,他們會站起來嗎?不會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嗎?

她表示,家長在平時就循序誘導他們。例如當孩子成績不好時,或在外面跟別人吵架回家後,那家長如何看待這些事情。最重要是我們不要急著懲罰孩子。把握好那個時刻,幫他分析原因.他自己如何處理這樣困境,這就是對孩子的最好示範。

陳姝伶介紹,對那些準備上大學而家裏出現經濟困難時,可暫時換個跑道,先讀社區大學。美國是提供很多機會的社會,父母們不要在非常難的情況下,依舊提供給孩子最好的,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陳姝伶一個白人家庭的男孩,在他讀大一年時,他爸爸工作丟了,他從大學轉回社區大學,這樣會省錢。他決定讀完兩年在轉回四年制的大學。而有些華人父母擔心這會委屈孩子和影響孩子的學業,華人父母要改變這些想法。如果孩子肯讀書的,是不會受很大影響的。
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念

陳姝伶博士解釋,經濟危機發生,中小學生的父母跟孩子要探討甚麼是需要的,甚麼是不需要的。對高中生要談談與經濟有關的想法和理財的觀念,例如一般家裏的錢分三步,支配的,儲蓄的,和作慈善的。這對他們上大學或進入社會,管理自己的財物奠定基礎。避免父母在一邊節衣縮食,而孩子不知,也不知父母的辛苦

如果家裏經濟出現問題,父母跟小孩婉轉的交談,避免孩子的焦爐,例如對他們講最近的家庭預算需作些調整等。在課外方面,有些中小學生上很多才藝班,根據自己最喜好的選出繼續學,其它消減。有些孩子一直學鋼琴等樂器,可以跟老師探討如何使上課的間隔長些。

教導孩子知道感恩

即時沒碰到經濟危機,也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的物品,很多父母默默的幫孩子做事,孩子不知,感覺理所當然的。陳博士舉了她自己的例子,她有次為幫孩子買東西去了四家店,她回來告訴他孩子。讓他明白媽媽的辛苦。如果不說的話,他也會說謝謝,但那是感謝媽媽給他買的這物品。當孩子知道媽媽這麼辛苦才買到,再謝謝時意思就不一樣,那是感謝媽媽為他付出的辛勞。

孩子適當打工有助學習

陳姝伶博士建議,如果經濟有問題可以鼓勵孩子適當去打工,打工對孩子未必是壞事。有的高中生做作業就拖拖拉拉,有得還需父母催促。當有些孩子打工後,他們時間變得少,家長發現他們回來後抓緊時間做作業。

如果你家庭經濟遇到困境,孩子大了並有能力幫忙。她建議試著讓孩子找些工去做一做.往往傳統的觀念認為孩子小,不要擔負家裏的責任。她鼓勵大家換個角度看, 其實不一樣的經驗也許會有不同的成長,不見得是負面的。

她舉個例子,有一學生打工每小時是七﹑八美元,原計劃想買Ipod,需打工很長時間才可以湊足錢。他得知當工程師的爸爸一小時是一百多美元,如果要當律師話,也許就是二百美金一小時。他馬上明白媽媽為甚麼鼓勵他要讀書,真的為他好。一直感覺為為父母獨書的他,從那天打工回來,終于決定好好讀書了。

有些父母認為小孩打工會把時間荒廢掉,會影響他的學業。她建議父母可與自己的小孩商討和制定計劃,如發現小孩打工回來成績受到嚴重影響,那家長和你的小孩要重新考慮。 也許你的小孩方法不對,或他還沒準備好。不常識是不知道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1788  愛兒有希望」攜手助貧童
陶家琪「親子教育」講座
奧巴馬將改變政府採購方式 節約400億
奧巴馬將下令改變政府花錢方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