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中國面臨水危機

人氣 5

【大紀元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在過去一年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要獲得乾淨的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二月份,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影響了北京附近的河北省及河南省之500萬人口及250萬的牲畜。在距離上海公里的江蘇鹽城,一家化工廠將石炭酸倒入河中,導致該市逾20萬人斷水三天。在去年六月,奧運帆船比賽地青島,因為污染造成附近水域海藻爆發事件,在調動大批軍隊及漁民清除多天才將問題解決。然而,在中國這些幾乎是稀鬆平常的事。

美國《商業週刊》近日發表了其中國新聞中心負責人羅柏茲(Dexter Roberts)關於中國水危機的報導。文中指出,水資源在中國原本就缺乏,但環境污染、人禍和浪費,讓問題更加嚴重。

羅柏茲指出,中國的水問題可以歸納為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問題。中國長久以來受到洪水及乾旱的摧殘,每年佔總農田13%的1,530萬公頃的農田面臨著乾旱,而今天面臨一個更大的水危機就是缺水。在過去30年,數以百萬計的鄉村居民移居城市,使得中國已經幾乎無法應付水需求的急速增加。

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缺水。公共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國水危機》這本書作者的馬軍表示,今天有大約3億人住在鄉村,占中國13億人口的四分之一,無法獲得安全飲水。在超過600個城市之中,400個面臨著缺水,其中有100個屬於嚴重缺水。為了充分滿足所有城市居民的需要,中國每年需要額外的400億立方米容量的水,這大約是美國五大湖中伊利湖(Lake Erie)湖水的十分之一。馬軍說:「中國在供水上正面臨著可怕的境況。」

除了乾旱及缺水,中國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污水。水污染和水短缺在很大程度上互為因果。一方面缺水造成污染物難以被稀釋,另一方面水污染又破壞有限的水資源,更加惡化了缺水問題。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能量、運輸及水部門(Energy, Transport & Water Unit)主任薩格海說:「廣泛的水污染當然造成缺水。這個情況在中國則是特別真實。」

工廠和城市排放了未經處理的污水和污染物進入中國的河流及湖泊。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這些污染物及污水,僅2006年一年就已經高達537億噸。中國的環境管理單位已經指定了48個受到嚴重污染的主要湖泊,而在長江及黃河這二條中國最大河流的沿岸抽取的水樣本中,其中有25%被發現甚至對於農田灌溉來說都太過於骯髒。從中國當局去年對於48個大規模環境緊急情況的反應來看,自來水都不完全是安全的。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水資源只有世界各國平均每人水量的25%而已。而水資源的分佈又不平均,因此中國的用水問題有著很大的區域差距。南中國有相對豐盈的水,一年降雨量大約超過2,000毫米(79英吋),而在擁有1,700萬居民的北京及1,200萬居民的天津,這些地區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00毫米~400毫米(7.9~15.8英吋)而已。

馬軍說:「中國北部平原水的可用性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甚至低於以色列。」

水危機也與政策有關。中國政府大幅度補貼水費,以維持低水價政策,使問題更加惡化。專家說,這個政策造成大量的浪費。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得價格改革更加困難。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大致有65%的水流向農業,但是實際上到達莊稼手中的量卻少於一半;其餘的水則從管子漏出去、蒸發、或者在到達田地途中流失。相對於開發中國家平均的水回收量高達85%的情況之下,流向中國產業的25%的水,大多數是沒有回收的。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向城市,其中流向家庭的量可能也只超過10%而已。

北京開始進行耗資數百億、充滿爭議的南水北調工程,企圖解決北方缺水的問題。但是因環境上的考慮和30萬個將被迫遷移的農民的抗議,這個計畫被延遲了。

在中國的一些跨國公司已主動在處理缺水問題。去年10月,在一個在北京召開的會議中,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商店(Wal-Mart Stores)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將在它所有的115家中國商店削減一半的用水。沃爾瑪表示,它將於2009年1月開始查核所有在中國逾1,000家供應商,以促使他們減少污水排放。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缺水將動搖世界糧食安全
中國7月水深火熱  旱澇成災有增無減
曹維錄:奧運後中國的八大麻煩
取水解旱 河南單省一萬多集雨水窖乾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