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江陳會三項協議中國搶先報之謎

林保華

人氣 6

【大紀元4月28日訊】江陳會第三次會議在南京召開,正逢南京「解放」六十周年的大肆慶祝,實在諷刺。眾所周知,南京是當年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淪陷而不能收復,意味著中華民國的滅亡。在中共所有影視片集中,只要講述國共內戰歷史,都要播放共軍爬上南京總統府插上共軍旗幟的鏡頭,以示中華民國的滅亡。

毛澤東當時寫了《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如今「窮寇」不必追了,在一千多枚飛彈威脅下,他們自己來求和了,來訂「城下之盟」了。既然是「城下之盟」,條件會好到哪裡呢?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擁抱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肉麻鏡頭,完全不合中國與台灣的國情,亦顯示有欲蓋甚麼而彌彰之隱情。因此連馬英九都承認有「落差」,可是協議還是簽署了。

對這個落差,馬政府沒有抗議;對中國一貫矮化台灣的主權,馬政府也從來沒有抗議;馬英九甚至自認不是總統而是一區之長;但是海基會卻為協議內容被新華社搶先報而憤憤不平,提出抗議,不但抗議,而且是「強烈」抗議,這是十分奧妙的插曲。因此不妨探討一下,為甚麼這點會觸動馬政府的神經?為甚麼中國會這樣做?

如果從第二次江陳會,馬政府與中國簽署的四項協議到現在還沒有公佈全文來看,那麼這次的三項協議,馬政府也可能不準備公佈全文。因此中國方面不但宣佈,而且搶先在簽署前宣佈,馬政府方面也就不但要抗議,而且要強烈抗議了。本來,全球大國中,在控制媒體資訊方面,如果中國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台灣雖然不是大國,卻是民主國家,在控制資訊方面淪落到要與中國爭第一,也可見馬政府淪落到甚麼程度了。

然而中國為何又突然顯得這麼「開放」?這也是值得玩味的問題。記得一九九二年中共召開「十四大」,總書記江澤民的報告前一天在香港被泄露出來,香港「快報」記者梁慧泯被捕,供出是新華社編輯吳士琛提供的,江澤民勃然大怒,結果吳某被判無期徒刑!這樣離譜的判決後來被修正,吳某已於去年獲釋,不過也坐了十六年牢。這次新華社搶先發佈協議內容,編輯會坐牢嗎?肯定不會,因為即使不是上級主使,至少也是默認,所以海基會「強烈抗議」時,海協會表現出毫不在乎的輕描淡寫態度可見一斑。

分析中國搶先報的做法,估計有以下可能:

第一,要向台灣民眾顯示,中國的胡錦濤政府比台灣馬英九政府還要「開放」,以博取台灣民眾的好感,減少吞併台灣的阻力。

第二,顯示兩者的談判是以中國為主導,因此發佈新聞也是以中國為主導,話語權在中國手裡,別以為有甚麼對等。

第三,這個協議對中國有利而對台灣不利,至少台灣方面不利的更多,中國方面因為興奮過頭又怕台灣反悔而搶先發放消息。

第四,這是單純的技術失誤。

如果是第二個原因,台灣的抗議當然有些道理,然而雙方談判的官員已經不對等,台灣是部會的次長級官員,中國派的卻是部裡主管「港澳台」司級官員,馬政府不但沒有抗議,而且幫中國辯護,可見在馬政府官員中,根本沒有必須對等的觀念,因此他們的抗議也就與對等無關。

如果是技術失誤,中國方面至少要表示一下歉意,但是他們完全沒有這樣做,可見這條也不存在。

面對一而再不利於台灣的協議,民進黨應該發表聲明,只要沒有經過公投認可,將來民進黨執政,要重新審查這些協議!這樣,台灣才可以減低被馬英九政府出賣的風險。@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請看林保華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極光》電子報2009.4.27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鞋擲瘟神,擲地有聲
林保華:向戈揚學習甚麼?
林保華:我對「玉山午報」的期望
林保華:中共應該向農村戶口發放金錢或消費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