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8)

黃丙喜、馮志能、劉遠忠

標籤:

19:00 PM 晚餐後湧進人潮,廠外聚集六、七百人。

晚餐後現場湧進各方人潮,有當地民眾,有看熱鬧的,賣冰賣吃食的攤販也來了十幾攤。中間各方馬路消息此起彼落。有人說他家落下的粉塵多到差一點看不到窗子。有人則說,以前在農作物上看到有白色粉末,工廠粉塵外洩一定不是第一次。

有一戶養雞場提來了五隻死雞,直說是被粉塵毒死的,要跟工廠算老帳,把他以前死的雞全部賠回來。大家一談到鎮長晚上要出面都很興奮,說他們一定可以獲賠很多錢。

約莫七點四十分,鎮長、鎮代主席及一些民代、鄉紳共十二人抵達現場。現場突然鼓譟起來,數十名壯漢並帶領現場群眾歡呼為鎮長等打氣,他們在鎮長一行人進入工廠前,一舉把工廠大門搖倒,現場外圍一時出現亂象,還好約有十名警察在現場維持秩序。

保險公司參照環保署標準,提供書面資料予林總,算出合理的賠償金額應在三千萬元左右。

20:00 PM 鎮代先下馬威,要求賠償六千萬元。

鎮民代表主席一進入協調會場即高聲開罵,其它民代也附和。鄉紳們比較理性,請求大家先坐下來,聽聽工廠想如何處理。警察也要求大家理性協商。一位里長先氣衝衝地問,粉塵到底有沒有毒?

當晚某大學化工所長不刻前來,林總請陳副總說明,但現場人士反駁賣瓜一定說瓜甜,他們不信。鎮長並質疑總公司沒有誠意,不然老闆怎麼今晚沒來。

林總請你代為說明。你向鎮長致謝,謝謝他主動出面,也傳達張董對他的歉意及解決問題的誠意,同時請求在場人士給予五分鐘的時間,說明事情原委及公司處理方案,然後大家再進行溝通。

現場人士大部份關心的重點顯然不在於工廠損害、復原等工安事宜,一再直接問:「到底要賠多少錢?」而且再三提醒,沒獲得賠償,他們一定鬧不停。

對於賠償金額,鎮代主席說當地居民共約六百戶,每戶十萬元,要賠六千萬元。你提供環保署的相關事故案例,說明一定遵照上面的標準處理賠償。律師也幫忙說明,捐害範團及受損情況尚待認定,每戶賠償似乎不妥。

鎮代主席生氣拍桌,說粉塵飄到人家家裏,大家怕死了,都清掉了,還有什麼認定問題?話一說完,便對著鎮長說,工廠沒誠意,事情發生一天多了還理不出賠償金額,分明是欺負人,便走了。一群人氣呼呼地走了,留下鄉紳在現場。

場外民眾又鼓譟起來,鐵門又被推倒,現場一陣歡呼。記者問怎麼辦,你回答明天繼續會談,並請他發佈公司負責的承諾與明天續談的期望,而賠償金額參照環保署相關事故標準,實在容有商榷的餘地。

21:00 PM 繼續傳達溝通誠意,報告總公司處理情況。

林總、陳副總、廠務主管和你與鄉親在林總辦公室喝茶,繼續討論可行方案。鄉紳建議林總今晚一定要去拜訪鎮代主席,並指出縣議會副議長與他有交情,要趕快爭取副議長的支持。廠務經理說副議長是他家親戚,立即在林總辦公室打電話給副議長,請他打電話給鎮代主席,並安排今晚去他家請益。

你要求隨行的副主管按照「表五、效果評估與改善對策」,向張董及總公司危機小組成員發佈處理現況及差異對策。林總及廠務經理由鄉紳陪同至鎮代主席家拜會請益。陳副總與你留在工廠召集工廠危機處理成員開會,研商明天可能情況與因應對策。

廠務經理電告,鎮代主席雖然面有不悅,但仍接受第三天十點再進行協商的提議。

林總、陳副總、工安、保險公司、律師與你當晚忙到深夜一點,依照粉塵散佈區域及數量,參照環保署相關標準,再次算出合理的賠償金額應落在二千四百萬至二千七百萬元之間。決定先發文向張董報告,並取得其認同。@待續…

摘 自 《動態危機管理 》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從職場看世間:專業+時機=自信
世界彎的看不到前方 (7)
求職難 金融危機下企業最需要哪類員工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