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裔軍火商從加拿大被引渡回國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岳劍明德國報導)8月3日9點22分,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架飛機降落在慕尼黑機場。地面上的警察已做好準備,收押一個75歲的老人。他就是德國倍受關注的軍火商——施賴伯(Schreiber)。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他的政治獻金醜聞導致多名政要下馬,使德國前總理科爾身敗名裂,也使科爾的接班人——朔伊布勒不得不放棄基民盟黨魁寶座。巴伐利亞奧格斯堡法院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把擁有德國、加拿大雙重國籍的施賴伯引渡回國。

事件回放

施賴伯曾是慕尼黑一家地毯店和一家公路畫線公司的總經理。通過基社盟的經濟諮詢理事會,施賴伯認識了基社盟黨魁施特勞斯,並加入了基社盟。此後,施賴伯開始了軍火商的生涯。上世紀八十年代,通過代理銷售德國直昇飛機、軍用空客和德國「狐」式坦克等,施賴伯從德國蒂森的軍火部門得到了1500萬歐元佣金。根據檢察機構的起訴文件,施賴伯將一部份佣金通過偽裝賬戶或者現金形式,分給了德國的一些政界人士和工業界人士。

1999年11月4日,奧格斯堡法院對基民盟財務總管科普(Kiep)發出逮捕令。科普被懷疑在1991年從施賴伯那裏收取了100萬馬克的捐款而沒有按照德國黨派捐款法上稅。基民盟獻金醜聞被慢慢揭開。

1999年11月26日,已經下台的前總理科爾承認基民盟有黑帳號。從1993-1998年,這個由科爾及其手下直接掌控的帳號,共接受了近200萬馬克的秘密捐款,其中一部份來自施賴伯的捐款。這也就等同於承認基民盟違犯了關於政黨帳目透明的政黨法條款。黑帳號不但瞞過了稅務當局,而且也瞞過了基民盟黨內高層的絕大部份成員。

2000年1月18日,擔任黨主席25年、總理16年的科爾在黨內外強大壓力下,不得不放棄了基民盟名譽主席的稱號。2001年,鑒於科爾在黑帳號運作過程中沒有中飽私囊,波恩法院以犯罪行為輕微為由判處科爾30萬馬克罰款後結案。不過,這位集德國統一、實現歐元、將歐洲統一大大向前推進的功臣總理,下台後落到了要靠出自傳賺稿費來還罰款的地步,也讓人感受了民主社會中法律無情的真諦。

2000年1月31日,科爾繼任朔伊布勒在承認從施賴伯手中為黨派接過10萬馬克捐款後,辭去基民盟黨主席的職位,由當時的基民盟秘書長默克爾接任。此後,默克爾清除了所有涉及黑帳戶的黨內要員,才使基民盟從不斷下滑的民調中走出來。

目前,施賴伯暫時被關押在奧格斯堡的一個9平方米牢房。奧格斯堡州立中級法庭的高級檢察官內梅茨表示,施賴伯最多會得到15年監禁。被引渡前,施賴伯在加拿大的拘留所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引渡他有政治目的,因為德國9月份將舉行大選,而自己被引渡回德國,將對社民黨有利。根據德國媒體的報導,施賴伯被引渡回國沒有在民調上給基民盟造成傷害,因為默克爾團隊中基本上沒有任何人和這件事情有關。

8月8日,根據德國《明鏡在線》的報導,施賴伯透露,他曾經向社民黨捐出了50萬馬克。雖然社民黨在第一時間否認了這一說法,卻使施賴伯獻金案在德國大選前提供了新料。


2009年8月3日,德裔軍火商施賴伯從加拿大被引渡回德國。(Getty Images)

起訴施賴伯時間表一覽

1995年10月 警方搜查了施賴伯在巴伐利亞小鎮考弗林(Kaufering)的住宅,施賴伯逃亡瑞士。
1997年9月 奧格斯堡檢察官以偷稅嫌疑罪向施賴伯下逮捕令。
1999年3月 擁有德國、加拿大雙重國籍的施賴伯逃亡加拿大。
1999年8月 施賴伯在加拿大多倫多被捕。
2000年3月 奧格斯堡檢察官以行賄、不忠和偷稅起訴施賴伯。
2004年5月 加拿大安大略省最高法院同意引渡施賴伯回德國。施賴伯在提出上訴後暫時被釋放。
2007年11月 安大略省上訴法院駁回了施賴伯的上訴。施賴伯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
2008年3月 渥太華最高法院駁回了施賴伯的上訴。加拿大司法部長表示,施賴伯在加拿大前總理布萊恩.莫隆尼行賄案中的調查結束前,施賴伯不會被引渡回德國。
2008年8月和9月 安大略省上訴法院否決了施賴伯第四次和第五次終止引渡的請求。
2009年8月3日 施賴伯被引渡回德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政府將對前總理政商關係展開正式調查
被指「賄賂」獨立議員 加執政黨否認
德國軍火商行賄案週一續聽證
德國學生在網上為教師打分合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