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繼德法之後走出衰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杜林華盛頓報導)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第二季度出現增長,顯示日本經濟開始擺脫衰退,步入復甦的軌道。但日本央行和經濟學家對復甦前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日本政府8月17日宣佈,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今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0.9%,換算成年率後,相當於日本經濟今年4到6月以3.7%的速度增長。這是日本經濟經歷一年多嚴重下滑之後首次出現季度正增長。就在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還以年率11.7%的速度大幅收縮,華盛頓郵報因此認為,日本經濟出現復甦,是“全球經濟已經開始復甦的最強烈的信號之一”。

不過,日本銀行最近發佈的報告仍對經濟抱持審慎態度。央行雖然認為日本經濟已經停止惡化,可還是警告失業率會持續高企,消費持續低迷。日本央行上月預測,日本經濟在2010年3月底為止的12個月內將收縮3.4%。

*內需市場私人消費是關鍵*

一些經濟學家也對日本經濟審慎樂觀。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經濟網站首席國際經濟學家斯特羅皮亞納(Ruth Stroppiana)分析,日本經濟主要受益於政府推出的可觀的刺激計劃,但如果仔細審視,就會發現日本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繼續收縮,內需疲軟,實際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上升的同時,名義國內生產總值(nominal GDP)卻在下降。這都顯示,日本經濟的“衰退環境”依然沒有消除。

斯特羅皮亞納說:“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強勁反彈,但支出明細賬上並沒有顯示日本已經走上可持續復甦的軌道。”

日本經濟復甦的同時,中國、韓國、印尼、新加坡和香港等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也出現反彈,導致對日本製造商品的需求增加。日本同期出口因此增長6.3%,這是日本這個外向型經濟體出現經濟反彈的驅動力之一,也是日本出口一年多以來的首次增長。

*節能汽車刺激措施難以為繼*

斯特羅皮亞納說,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日本汽車出口的增加,原因是歐美等國家政府推出的節能汽車購置刺激計劃和舊車換新車補助計劃等增加了對日本汽車的需求。這些刺激計劃時間性很強,難以持久。

她說:“但是這次刺激政策不會持續,因為消費者是在利用政府的計劃,購車人數量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會減少,其刺激作用從國內生產總值中消失。”

日本經濟回升的同時,德國和法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也0.3%,有望在整個歐元區率先走出衰退。英國、意大利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收縮也在同時顯著放緩。歐盟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6個成員國6月份貿易順差達到兩年來的最高點,全球經濟呈現復甦的跡象。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經濟學家彼得.迪克松(Peter Dixon)分析,德法兩國與日本的復甦不同,是真正商業活動的反彈,日本雖然經濟增長,但消費價格第二季度卻下滑1.76%,實際降低了產品與服務業的銷售價值。

穆迪(Moody’s)經濟網站首席國際經濟學家斯特羅皮亞納指出,德法兩國的經濟同日本一樣,都受益於政府的刺激措施,這並不等於商業經濟活動的真正復甦。

她說:“所以同其他國家一樣,經濟狀況跟年初相比改善很多,但日本這次國內生產總值的反彈並不一定意味著日本衰退環境的終結。”

由於日本經濟第二季度反彈幅度低於預期,日經指數同日下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股票上市企業整體損益  轉虧為盈
七月三十日亞洲財經要聞
市況好轉  爾必達9月起增產DDR3
爾必達主導  台日德分工製影像處理DRA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