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頭指示牌混亂 外國人看不懂

【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焦興華上海特稿)迎接明年世界博覽會已成上海最重大任務,預計吸引海內外7000萬遊客。但外國人到了上海可能會被大街小巷拼寫混亂的英文路牌、招牌、站牌、指示牌,搞得暈頭轉向。

上海人卯足全力拼世博,街頭處處可見寫著迎接世博會的大招牌,在人潮擁擠的交通要道旁,更豎立著距離世博多少天的電子招牌,隨時提醒上海人世博會愈來愈近了。

任何城市大街小巷的路牌、站牌、指示牌及大小商鋪的招牌等,不僅有實用的指引功能,也關乎城市的面子問題。就像一個人常寫錯字、讀錯音,就會被人嘲笑為「白字先生」。

上海世博局利用暑假派出大學生義工,走訪大街小巷,發現上海街頭招牌的英文翻譯有許多是「中國式英語」。比如商店的營業時間,準確的英譯應該是Businesshour,但上海很多店鋪都寫成Time;咖啡餐廳在國外一般標為Cafeteria,在上海卻常被譯作CoffeeBar。

據瞭解,世博會義工近1個月內走訪上海軌道交通1、2、8號線主要站點區域和南京路步行街、外灘、南浦大橋、古北、虹梅路、東方路、楊高南路等人流密集區域,查看宣傳牌、地鐵站台指路牌、路牌、公車站牌和商店招牌。

結果發現英文翻譯很混亂,一些專賣店的專賣二字,翻譯成「Particularty」,正確的譯法應該是「Exclusiveagency」;一些路邊照相館把攝影翻譯成「Photo」,準確的譯法應該是「Photography」。

在上海有一些餐廳,把「米線」翻譯成「Noodles」,然而,正確的譯法應是「Noodle」;還有一些做內部裝修的店家,用中國式英語把「內部裝修」譯成「Innerredecoration」,其實應該是「Houseimprovement」。

另外,在上海觀光遊客最多的人民廣場,地鐵站指路牌上,「南京路步行街」有兩種不同翻譯,分別是「Walk-street of NanjingRoad」和「PedestrianStreet of NanjingRoad」,正確的譯法應該是後者。

上海世博會舉辦時間為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距離現在時間已經相當急迫。上海市政府在硬體建設及交通系統項目砸下大筆鈔票,然而在軟體建設方面恐怕仍需要加把勁,因世博會的主題所標榜的是「讓城市更美好」。

相關新聞
2010上海世博 北市:在城市館展出無涉主權
外電﹕中共砸大錢辦世博 美國興趣缺缺
紐時:上海世博投資超京奧 或虧1.2億美元
無視京奧教訓 上海世博燒錢45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