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軍稱戰事結束 果敢漢族前途未卜

人氣 6
標籤: ,

【大紀元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緬甸軍政府30日晚上宣布緬甸北部果敢特區,結束連日爆發的戰事,當地回復和平,軍政府成立果敢特區臨時領導委員會,恢復區內正常秩序。

近期緬甸果敢地區先後發生武裝對峙和武裝衝突,造成當地大量邊民湧入中國雲南。中共雲南省公安廳廳長孟蘇鐵表示共有3.7萬名邊民湧入中國境內。目前,進入雲南的3萬多名難民開始陸續離開,返回原居地。

據路透社30日的報導,一批聲稱過去幾天一直在同緬甸政府軍交戰的果敢士兵說,由於抵擋不住政府軍的猛烈攻勢,他們被迫逃入中國境內,交出武器。據當地分析家Aung Kyaw Zaw對對伊洛瓦底江雜誌社表示,29日至少700名果敢軍人退入中國。

*緬甸軍政府擬收回果敢控制權

8月8日,緬甸軍隊以禁毒為由,派出警察搜查果敢槍械修理廠,與果敢方面發生摩擦。坊間傳言果敢將與緬甸開戰。數量龐大的華僑,果敢人民,開始自特區撤離,向東避入接鄰的中國雲南省鎮康縣、耿馬縣。

在經過數日激戰後,據逃到南傘的果敢民兵表示,緬甸政府軍開入東北部的果敢發動戰爭,圖驅趕當地的自治領袖和民兵。當中有些中國公民說,為了賺錢加入果敢軍。果敢民兵聲稱長期自治的果敢地區已經淪陷,前景渺茫。

果敢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目前下落不明,彭家聲祖籍中國四川,1931年生於果敢。他是第一個與緬甸中央政府達成和解的地方武裝力量首領,同時也是第一個公開宣佈在自己的轄區實行全面禁毒的金三角地區武裝領導人。

*明代遺民後裔

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特區的果敢族、也就是中國所稱的漢族,與中華民放在血緣和歷史上淵源深厚。撣邦位於緬甸聯邦東部,約占全緬總面積的1/4,是緬甸14個省邦中最大的一個,亦為緬甸擁有高度自治權的一個邦,是緬甸的國中之國。

居住在果敢的果敢族的始祖,是一批追隨明永歷帝朱由榔的官兵。至今,當地人仍對外稱「祖上來自南京府(明朝國都)」。

撣邦的街市上人們講的是漢語,各種店舖也都有中文標牌,如同海外的唐人街,交易用人民幣。據不完全統計,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中國人多達數萬,店舖90%以上由中國人投資。中國人僅憑中國身份證即可過關。

果敢首府老街的所在地麻粟壩(傣語「最野蠻的地方」)曾在全球毒品史上赫赫有名,盛產著名的「麻粟壩烟土」。

*清代國土 中共讓予緬甸

國共內戰時,上世紀50年代初,國民黨的第8兵團軍隊93師敗逃果敢,在此中泰緬未定界區域開疆辟土(1960年以前,未定界區共18萬平公里),曾驚動聯合國出面調停。他們在當地開辦了「果敢軍事學校」,羅星漢、彭家聲和坤沙都曾就讀此校。泰國與緬甸政府幾次數倍於孤軍隊伍的圍剿都以失敗結束,泰國政府還因此上訴聯合國,抗議他們「非法在他國領土駐軍」。

藉由採訪多位當事人,描述當地生活的記實小說–「異域」,台灣曾以此題材拍成電影,轟動一時。歌曲亞細亞的孤兒就是描述此地居民的心聲。

1960年的《中緬邊界條約》中共將此未定界劃歸緬甸,圖將逃亡在該地區的國民黨軍隊變成入侵他國的武裝部隊,使緬甸政府從此有了消滅和向國際社會控告國民黨孤軍入侵的法律根據。

*中共扶持緬共 敗走中國

緬甸東部與北部的山區為少數民族的世居地,曾有超過50個世襲土司政權。果敢是18世紀成立的漢族土司,曾定期向清朝和木邦納貢。

緬甸的少數民族在二戰後,土司的世襲政權在1959年被緬甸政府取消,地方陷入戰爭。

當緬共在1960年代受中共扶持於緬甸東北部重新建立據點時,控制著緬甸東北邊境由少數民族裔統治的區域,直到1989年果敢、佤邦聯合軍和緬甸撣邦(東部)相繼脫離緬甸共產黨組織,緬甸共產黨正式瓦解。緬共的領導人在8888起義事件中被逼出走中國。

在緬共統治時期,撣邦第二特區佤邦領導人鮑有祥出生在中國雲南滄源縣的岩帥,其父鮑岩嘎是佤族頭人(佤邦聯合軍曾是全球最大的毒品交易機構,佔全球海洛英交易的99%)、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主席林明賢(文革知青於文革時逃往緬甸)等受緬共統治時,均是世界知名的大毒梟。

果敢自受英國殖民統治以來,以種植罌粟為主。面對反毒壓力,當地在2003年停止種植罌粟,經濟遭受嚴重衝擊。為尋找毒品以外的替代經濟支柱,果敢發展博彩業,以中國遊客為目標,有小澳門之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緬甸戰事逼近邊境 炮彈落入中國境造成一死數傷
緬甸難民跨界避難  中緬邊境爆炸一死
緬甸果敢衝突20天實錄
悲慟莫言,果敢已淪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